岱岳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加強農村區域聯建“五聯模式”,凝聚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來源:泰安日報-中華泰山網
中華泰山網訊(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畢鳳玲 特約記者 李慶林 通訊員 朱新文)“春風吹不到的地方”“種下一粒種子不見得結出一粒糧食”“人都往外走,村里留不住”……這是村民對曾經九女峰山區的生動描述。
而如今的九女峰已然換了天地,水泥路暢通整潔,鄉村游熱火朝天,成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
近年來,岱岳區以泰山九女峰示范片區為主陣地,積極探索加強農村區域聯建“五聯模式”,以黨建為引領,推動區域內組織聯建、人才聯育、問題聯解、活動聯辦、產業聯營,凝聚起鄉村振興強大合力,在曾經貧瘠的土地上描繪出一幅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
片區黨委筑牢基層堡壘,黨建人才“雙增強”
連日來,忙壞了北張村樂惠農業項目的負責人朱樂,她走村串戶,為村集體發展出主意、想辦法?!按謇铿F在開會都叫著我們,真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朱樂現在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北張村村主任助理。
“之前有一戶村民的桃園,一年能掙2000元,我們就以2400元的價格把果園租過來,再讓村民入園工作,統一標準打造后開放給游客采摘,桃園收入大幅增加?!敝鞓方榻B,不僅如此,企業還通過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就業崗位,對村民進行訂單式培訓,解決了部分村民就業難的問題,讓他們獲得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資。
“朱主任是電商達人,又是村里的領導,她來了,我們心里更有底了?!碑數卮迕駱烽_了懷。
推動企業負責人任第一書記、村主任助理等職務,是岱岳區通過“組織聯建”賦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不僅如此,在今年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中,岱岳區委組織部堅持廣開言路,聽取魯商九女峰(泰安)鄉村振興有限公司對片區19個村“兩委”班子,在政治站位、組織協調、服務意識等方面的現實表現,征求對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意向人選的意見建議,為選優配強班子、推進區域組織聯建探索了新路徑。
“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基層黨組織建設尤為重要。岱岳區由道朗鎮黨委牽頭,聯合片區內企業黨組織和19個村黨支部成立片區黨委,由鎮黨委委員擔任片區黨委書記,企業、村黨支部書記擔任片區黨委委員。同時,推動魯商九女峰(泰山)鄉村振興有限公司、樂惠農業等企業建立了黨組織,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鄉村振興?!贬吩绤^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寧告訴記者。
組織功能得到強化,基層各項工作就注入了活水。在此基礎上,道朗鎮積極培育“紅色頭雁”,重點建設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培養發展了長期在村承包山地的外地人劉長利入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帶領全村利用山景房、石頭院打造高端民宿,村民人均收入由不足5000元增至了萬元以上;引導里峪村、豐山村等先進黨支部幫帶朱家莊村、蓮花池村等其他后進村,幫帶新成立支部的企業完善黨建規章制度,形成“以強帶弱、優勢互補、抱團共進、整體提升”的工作格局……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人才聯育”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道朗鎮一方面組建勞務聯合服務中心,培訓1200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村民將自家生產的農副產品直接賣給游客,6000畝果園變身26個采摘園,人均年收入達到2.6萬元。另一方面,成立新時代新知青創業聯合體,建成知青博物館、創業孵化基地和人才培訓基地,先后吸引王兆祥、陳峰等300余名優秀人才來鄉返鄉創業。
“下一步,我們將推動泰安鄉村振興學院建設,對片區內黨員、干部、人才優先培育。搭建農村、企業雙向用人平臺,提高企業骨干力量參與鄉村振興的水平和能力,培養一批農村技術人才、勞動力進企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岱岳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人才工作服務中心主任高明法說。
聯席會議破發展難題,顏值氣質“雙提升”
“壓根兒沒想到這幾年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要是早這樣,俺們村肯定沒有光棍兒了?!?北張村村民陳振玲打趣道。
陳振玲一家干了30多年的水泥運輸生意,和腳下這條路“打了半輩子交道”。就在幾年前,腳下的柏油路還是破敗的鄉間土路。遇到雨天,土路變成了泥巴路,車輛來往,車轍印越軋越深,陳振玲裝著馱筐的車子極易陷進泥里,男人在前面掌穩車把,女人在后面推,行進艱難。“鞋子都經常陷到泥里,村里人幾乎都幫俺們家推過車?!标愓窳峄貞洝?/p>
修路,資金是首要問題,區域“問題聯解”為破解道路建設資金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道朗鎮由片區黨委牽頭,建立了區域聯席會議機制,每月組織一次聯席會議,協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共同執行片區黨委決策決議,推動片區內問題聯解、資源共享。
“2017年,建設原材料上漲,導致施工方成本增加,施工方的積極性不高。聯席會議決定邀請中聯水泥的總經理到實地查看,爭取中聯水泥的支持,保證原材料的供應且價格保持不變,保障了順利施工。”道朗鎮黨委組織委員賈玉琳介紹,近年來,道朗鎮克服財政困難,籌資2.4億元實施道路建設、電力改造等工程36項,九女山路、連村路、環山路將19個村串珠成鏈,一條條寬敞筆直的“暖心路、致富路、幸福路”打通了富民強鎮的“筋骨脈絡”。
路修好了,受益最大的還是當地的村民。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北張村與樂惠農業合作,創作出巨幅墻繪,建設精品民宿,還搞起了特色農業,建成特色農產品采摘園,讓村莊變成了“網紅打卡地”,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如果說“問題聯解”打通了富民強鎮的“筋骨脈絡”,提升了鄉村“顏值”,那么“活動聯辦”就進一步提升了鄉村“氣質”,成為民風淳樸、鄉村文明、鄰里和諧的“助推器”。
“共辦黨建活動,可以有效激發轄區居民參與共治、共建的活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辟Z玉琳介紹,道朗鎮以片區黨委為單位,統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探索實行片區網格化管理,實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圍繞交通秩序、環境整治、美麗庭院建設、信用體系建設等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提高黨員參與治理積極性。同時,積極推動共辦文化活動,特聘藝術專家4名、文化村主任6名,并由片區黨委牽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農戶集體“雙增收”
路通了,水活了,產業怎么搞?“黨支部就像一塊磁鐵石,能把群眾緊緊吸引凝聚起來,大家一起努力,就沒有干不成的事兒?!辟Z玉琳說,道朗鎮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通過產業聯營的方式,組織群眾、盤活資源、用活資產、激活潛力,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成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北張村村民金連風首先嘗到了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甜頭”:“村里都是靠天吃飯的山坡地,以前家里種些花生玉米,一年到頭滿打滿算收入4000來塊錢?,F在我們把土地流轉給村里的合作社,不用擔心收成,一畝地的流轉費就1200塊錢?!?/p>
流轉了土地的金連風一家也并沒有離開熟悉的土壤,除了土地流轉的費用,她還賺到了一筆“服務費”。2016年,豐山村第一個成立了“泰山豐草苑”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發展黃精種植,他們成了村合作社的工人?!耙郧扒f稼人自家種地,從來沒有說計算人工費的?,F在我們給村里的合作社干活,每月還能領1000多元的工資。”金連風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村集體以水澆地的價格流轉村民手里的山坡地,村集體承擔種植風險,先給群眾吃下定心丸。”豐山村黨支部書記陳文華告訴記者,經過四五年的生長,豐山村2200多畝黃精已經成熟,下一步將對村里黃精產業的收入進行分紅,一部分作為村集體收入,一部分分給村里的百姓。
“道朗鎮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招,建立了健全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的利益聯結機制,組織集體和村民以土地、院落、山林等資源入股,企業以資金、技術和管理入股,定期按股分紅,已成立支部領辦合作社7家,紅利共享發展成效明顯?!钡览舒傸h委書記王建斌介紹,下一步,將繼續發揮黨組織優勢,黨建引領區域聯建,圍繞農產品、鄉村游、民宿、餐飲等主導產業,科學規劃片區產業布局,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格局,以企業帶動村級發展、帶動群眾增收,以產業興旺帶動鄉村振興。
本文來自【泰安日報-中華泰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