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城市管理局緊扣群眾身邊事踐行城管使命——當好城市“大管家”做好群眾“貼心人”
改造提升后的街頭游園,成了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至11月底,已全面完成全市窨井蓋普查工作,共有窨井蓋約49.3萬個,發現井周破碎、高低不平、無防墜網等各種不同病害的問題井蓋約4.36萬個,整治約2.27萬個,超額完成我市重點民生實事年度整治1.79萬個問題窨井蓋的任務。12月1日,“2021年南陽市重點民生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這組數字。
小小的窨井蓋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以看到,但它的養護管理卻關系到千萬群眾的腳下安全。作為今年重點民生實事之一,市城管局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城市管理緊密結合,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出發點,圍繞中心工作,不斷提升干事創業的新境界,夯實服務群眾的“硬功夫”,努力提升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學黨史筑牢干事創業之魂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城管局日常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用好新媒體,不斷提升學習教育效果。
市城管局先后在局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專欄,每天發布黨史知識,已發布296期379條,并及時傳播中央、省、市相關部署。用好“學習強國”和南陽智慧黨建大數據平臺,局系統1039名黨員在“學習強國”平臺日人均學習積分穩居市直單位前三。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學習,已開展3次集中研討,7次集體學習,11名處級干部分別到聯系單位上黨課14次。并開展“人人講,共分享”活動,承辦全市機關慶祝建黨100周年“百名黨員講百場黨課”第十九專場;組織市政管理處三八女子疏浚班先進事跡報告團到省住建廳作專場報告。
市城管局還積極組織全體黨員參加線上全國黨史知識競賽,取得了78人進入南陽百強、36人進入河南百強、10人躋身全國百強的驕人成績。
履職盡責回應市民期待
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市城市管理局堅持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與主責主業緊密結合,以拆墻透綠、城市清潔行動、“雙違”整治、窨井蓋整治、圍擋整治、生活垃圾分類、園林綠化提質、市容交通秩序整治、建筑垃圾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等10項民生實事為重點,建臺賬,列清單,推行“馬路辦公”,解決實際問題。
位于市城區獨山大道與兩相路交叉口東南角的黨建主題小游園,環境優美,是一道美麗的街角風景。“我就住在游園后面這個小區,坐院子里不如坐這里視野開闊,家門口有個小游園真是方便,出來散步不用再往遠處跑了。”市民張大爺說起這個游園就豎起大拇指。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城管局回應市民需求,將拆墻透綠工作升級為無圍墻城市建設,累計拆除違建臨建及拆遷遺留336處43萬平方米,拆除圍墻圍擋357處11萬米,新建游園綠地161個49萬平方米,用實際行動增加了市民家門口的綠色福利。
另外,市城市管理局整合城市管理用房和街道社區服務用房等資源,建成6個城管驛站黨建綜合體,集用餐、休息、學習、交流、應急管理為一體,吸納周邊1公里范圍內環衛、市政、綠化、交警、志愿團體等一線黨員,共同做好城市管理和服務。
細致入微辦好民生實事
實施城市管理精細化,是建設幸福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舉措。城市管理工作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市城市管理局從解決市民生活中的“煩心事”入手,開展一系列整治行動。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每周五下午是全市“城市清潔家園集中行動日”,市城市管理局結合城管部門工作實際,督促創建、志愿服務人員對分包路段、社區進行不間斷巡查,對發現的各類不文明行為及時勸導、制止、糾正,扎實開展城市清潔行動,共出動15萬人次,清理垃圾40多萬立方米,清理小廣告9萬多處。
同時,規范非機動車停放,規范流動商販,治理店外經營,規范戶外廣告,整治城中村和集貿市場,倡導“門前五包”,讓城市變得更干凈更整潔更有序,城市顏值大幅提升,受到了群眾的稱贊。
學習百年黨史,汲取奮進力量。我市“城管人”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城市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載體,用心抓學習,用情辦實事,用力解難題,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精細化做好城市管理,用城市管理的成績檢驗學習教育的成果,用學習教育的成果助推我市高質量跨越發展,奮力譜寫我市城市管理事業新篇章。
全媒體記者 李金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