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陀螺(黨建引領多元共治什么意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小區作為居民生活的基本場所,作為城市治理體系的末梢單元,成為城市基層治理的重要領域。小區治,社區安。去年來,衡陽市積極探索“135 ”小區黨建模式,激發多元共治的陀螺效應,破解小區“業主委員會 物業公司”二元治理結構矛盾,實現物業管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打通城市基層黨建“神經末梢”,讓居民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以黨建為引領,重構治理體系。“135 ”小區黨建把黨組織鏈條由社區延伸到小區,形成以黨建為引領、多元共治、權責明晰的多層次立體治理體系,“1”即“一個中心”(小區黨組織);“3”即“三個主體”(業主委員會、監督委員會、物業公司);“5 ”即“五支隊伍”(矛盾糾紛志愿調解隊、文體活動志愿宣傳隊、未成年人志愿輔導隊、扶貧幫困志愿服務隊、環境保護志愿護衛隊),可根據小區實際需要,增設其他功能的志愿服務隊。把老黨員、老干部、老戰士、老教授、老專家、老模范吸納到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六老”的引領帶動和監督管理作用。小區治理實現從“群龍無首”到“黨建引領”轉變,由過去的各自為政、相互角逐轉變為分工負責、彼此配合、相互制約、主動協同,小區治理就像高效運轉的陀螺,畫出自治共治最大同心圓。
以制度為基石,明晰各方權責。運用法治思維和制度體系推進小區治理,把小區治理的“微公權”關進制度的籠子。集思廣益、民主協商,試點小區制定《業主委員會議事行事規則》《監督委員會工作規則》《小區居民公約》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各責任主體權利清單、義務清單、負面清單、工作流程、獎罰懲戒等進行了規定,明確各主體的權責邊界。小區黨組織發揮總攬全局、引領示范、協調各方的作用,確保小區正確發展方向。業主委員會由業主大會選舉產生,代表業主大會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議事行事過程、結果等及時公開。監督委員會負責監督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的運行情況,對不合規事項和行為開會審議進行表決,并對是否續聘物業公司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試點小區自治主體運行規范有序,物業費收繳率從不足50%提升到90%以上,車輛亂停占道、居民毀綠違建等亂象得到徹底整治。
以文化為紐帶,厚植精神沃土。基層治理要注重潤物無聲、以文化人。城市居民“老死不相往來”的淡漠關系,是阻礙小區治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堅持把繁榮小區文化作為推進小區治理的重要舉措,以黨建帶群建,開展豐富多樣的志愿服務、主題黨日、文體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文化,充分發揮小區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活動凝聚人心,不斷增強人際關系的粘合度。試點小區以化解家庭矛盾、調解鄰里糾紛、“四點半課堂”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載體,主動融入扶貧幫困、創文創衛、掃黑除惡等中心工作,積極參與“衡陽群眾”品牌創建,營造守望相助、溫馨包容、文明和諧的良好氛圍。根據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成立書法、繪畫、音樂、體育等方面的興趣小組,舉辦小區講壇、聯歡晚會、書畫展等活動,開展文明家庭創建、家風家規評比、最具魅力樓棟長、優秀黨員推選,培育向上向善的良好風尚,不斷深化小區文化內涵建設,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區文化品牌。
以服務為主線,盤活公共資源。任何自治組織的運行都需要成本,只有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小區治理才能行穩致遠。“135 ”小區黨建模式積極拓展經費籌措渠道:一是向上級爭取經費,通過各級財政專項列支、組織部門留存黨費支持、小區黨支部黨員交納黨費全額返還等形式,多渠道籌集啟動資金;二是向存量要收益,充分挖掘利用小區廣告位、停車位等現有公共資源,建立“內外聯動、錯時共享”機制,增加小區租賃收入;三是向市場要效益,圍繞小區居民衣、食、住、行、學、娛等需求,通過開設小區超市、小區食堂,開展農副產品團購,組織居民組團旅游等方式,向市場要經費,不斷增強小區治理的造血功能。部分試點小區還依托業主委員會成立小區服務公司或社會組織,聘請職業經理人和工作人員,對小區居民的各類需求提供專業化服務,形成了小區居民提供需求和市場信息、業主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實地考察、聘用人員對服務和銷售專業化管理、收益和開支及時公開的運營模式,有的試點小區每年盈余達100多萬元,從根本上解決了小區運行的經費保障問題。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市委兩新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