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從政治倫理視角研究執政理論的黨建專著(一部從政治倫理視角研究執政理論的黨建專著是)
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論述中國共產黨執政的著述有很多,但從政治倫理學角度論述的尚不多見。作為一名年輕的理論工作者,選擇以執政倫理為題對中國共產黨執政進行理論研究,視角新穎,但體例安排及內容整合難度較大,顯示出作者頗具理論勇氣和探討精神。這是我看到《中國共產黨執政倫理研究》(朱勇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一書時的第一印象和基本判斷。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社會階層的日益分化及其催生的多元利益格局,給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對整個社會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的整合和對利益格局及關系的調整帶來極大挑戰。作者在開篇便分析和概括了這種挑戰,突出問題意識??梢钥闯?,作者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情是深厚的,突出反映在其對黨如何應對危機和挑戰的分析是懇切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正如文中所言:“如何應對風險和挑戰,實質上就是要求執政黨在長期執政的基礎上來破解如何做到繼續長期執政、完全擺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難題”。作者認為,作為中國的執政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倫理在中國社會治理和社會倫理的發展中發揮著獨特而巨大的作用。有鑒于此,執政倫理作為執政黨的基本價值觀,將其作為執政黨提升治國理政和自身建設水平的主要抓手,進而對其展開理論上的價值探討,必定會為提高相關理論研究水平提供一種重要思路和有益嘗試,這是作者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書所具備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該書屬于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與探討。首要問題是對執政倫理這個核心概念在嚴密分析的基礎上作出界定,這決定了全書的立論基礎和學術上的基本厚度。作者通過對執政在政治學和行政學不同學科意義上的內涵及外延分析,對倫理與道德等基本概念作對比分析,明確執政倫理概念的邊界,進而再與其他相近概念進行比較區分,在總結為數不多的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最終歸納和概括出執政倫理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功能,觀點明確,分析精準,奠定了該書的理論基礎。更為重要的另一個問題是,倫理和政治、執政有無必然聯系是理論研究中一個長期存在爭議的問題,直接決定了“執政倫理”這個概念和論點是否成立。作者通過對政治活動及現象的認真觀察和縝密分析,從正反兩方面論證并明確指出,“倫理是政治的一種屬性,執政與倫理之間有著一種密切的內在邏輯關聯”,進而論證了中國共產黨發展執政倫理的現實必要性,“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在此基礎上,作者以價值倫理、制度倫理和主體倫理三部分對執政倫理進行了解析,明確為民即為人民服務是執政黨執政倫理的根本原則,明確執政制度的發展目標、價值取向、治理原則,明確中國共產黨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提出須從上述三方面執政倫理基本組成部分入手,構建合乎社會發展規律和中國客觀實際的執政倫理體系,積極應對各種任務和挑戰,不斷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其中,作者花費較多精力,用了較大篇幅來論述中國共產黨執政價值倫理。從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理論的發展到中國共產黨的人民主體觀,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形成到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提出,從“為民”價值理念的理論結構到處理社會利益關系的執政實踐,作者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不同維度系統梳理執政價值倫理的由來與發展,從多個角度審視黨的群眾路線,提出執政實踐中應當著重解決和值得注意的重要問題,比較系統和完整地闡釋了執政黨的執政理念,尤其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創新理論和做法,這是本書最大的學術亮點。此外,在論及執政制度倫理時,作者立足學科特點,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概括和凝練執政制度的基本原則,對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等黨的大政方針和社會現實的分析與解讀比較準確,既注重理論上的分析遞進,更敢于直面現實問題,并有理論勇氣提出個人見解,表現出足夠的現實關照精神。
《中國共產黨執政倫理研究》一書兼具學術性和現實性,基本觀點正確,論證充分恰當,當然,假若作者能夠增強對執政倫理的相關理論分析,增加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及其對現代影響的論述,也許內容會更加充實,學術底蘊會更加厚實,這也是作者下一步可以拓展的方向。這本書有助于理解執政倫理的社會效用,有助于學習領會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新的視角。在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之際,我很樂意向讀者們推薦這本書。
(責任編輯 沈 艷)
?任新民 云南文史研究館館員、云南大學教授
原載2020年《社會主義論壇》第1期“視點?讀書?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