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黨建優勢 提升服務質量 —湖北武漢供電公司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來源:【《國家電網》雜志】
近年來,湖北武漢供電公司強化黨建引領,將黨的建設獨特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優勢,堅持黨建工作和各項工作相融并進,以理論宣講推動黨的思想建設,全面提高供電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供電公司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深化“紅領宣講”
理論教育入腦入心
“我是一名年輕黨員,只有在實踐中經歷風雨、增長才干,才能完成電網建設任務,不辜負供電公司黨委的期望和重托。”不久前,剛走上武漢供電公司“紅領宣講”講臺的項目管理中心員工盛康說。
武漢供電公司圍繞“630電網建設攻堅”“年度榜樣發布”等主題,邀請重大事件親歷者、先進典型等走上講臺,分享自己工作經驗,通過來自見證者的講述,進一步總結成績、鼓舞士氣。
近年來,武漢供電公司以理論宣講推動黨的思想建設,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形成“紅領宣講團”全域全覆蓋宣講模式,成功打通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最后一公里”。
“以統一思想、鼓舞斗志,引導干部職工正確認識形勢任務、堅定信心信念為主要目標,我們建立了領導人員、業務專家、黨組織書記、管理骨干等6支宣講隊。”武漢供電公司黨委黨建部主任鄒祖虎說。
該公司依托黨委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黨員干部培訓,創新通過直播、點單等方式,聚焦理論、形勢等內容,打造“書記聚講壇”“新時代紅領大講堂”“紅領直播間”等平臺,累計開展各類宣講840余場。
同時,該公司建立以“知音領學”為主陣地的“1 16”微信宣傳平臺,用好用活“文化海報、學習專欄、電梯課堂”,將大講堂與微課堂相結合,發布精品課程46個,線上受眾達4萬人次。
武漢供電公司宣講團已經成功打造出獨具特色的“紅領模式”,2024年獲評湖北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走訪解企業生產和用電需求。攝影 / 毛強
推動“社網融合”
提升居民用電體驗
6月20日,武漢市洪山區東湖新城社區居民李超把新購買的新能源汽車開到了社區光伏發電快充站,在電力網格員葉佩的幫助下順利充上了電。
早在2021年10月,武漢供電公司就在東湖新城社區建成武漢市首個社區光伏發電快充示范站,并組織黨員骨干到社區擔任電力網格員,幫助居民解決用電問題,排查消除用電安全隱患。
武漢供電公司徐東供電服務站黨支部與東湖新城社區黨支部于2021年7月開始結對共建。葉佩和另外8名黨員骨干到東湖新城社區擔任電力網格員。黨員骨干到社區以來,為東湖新城社區專用配電房開展用電安全檢查7次,消除用電安全隱患56處,義務為居民處理用電故障38次。
2023年9月,武漢供電公司黨委與東湖新城社區黨支部在東湖新城社區打造了紅領網格服務驛站。紅領網格服務驛站是一個集服務、咨詢、訴求收集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服務驛站。每周二、周四下午,供電公司黨員在驛站集中收集和解決客戶的用電訴求,開展社區電工培訓、用電安全知識宣傳等活動。
“供電公司的黨員們真是為小區居民解決了不少用電問題,大伙兒都感受到了家門口的貼心服務。”東湖新城社區黨支部書記陶久娣說。
近年來,武漢供電公司在黨員到社區的基礎上,深化“社網融合”特色實踐,用心用情解決客戶的困難事、煩心事。
6月15日,武漢供電公司二七供電服務站在全市率先推動“網格 電力”融合服務,并在東立國際社區完成試點建設。供電公司將涉電類業務直接進駐小區,同時,在社區與電力網格的通力協作下,推動應急供電、租戶用電管理和關懷重點人群等服務落地。
當前,武漢供電公司正在全市深入推進“社網融合”,該公司黨委在全市建立了3327個供電網格,對接全市1293個社區,開展供電優質服務。該公司在一線設立104個黨員責任區,依托共產黨員服務隊,推動黨員骨干帶頭解難題、優服務,讓客戶辦電更便捷,用電更舒心。
黨組織全覆蓋
提升突擊搶修效率
6月22日8時47分,在武漢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供電服務指揮系統發出故障提示:有配電變壓器搶修工單待處理。配網搶修指揮人員通過系統看到故障點位于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二路附近。
不到3分鐘,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配電運檢一班副班長、黨員突擊隊隊長程哲就收到指揮系統發出的指令。他帶領黨員突擊隊隊員立即趕往現場。隊員們的行動軌跡實時同步在供電服務指揮中心的大屏上。
程哲帶領黨員突擊隊隊員用時28分鐘完成搶修,從感知故障到搶修完成用時42分鐘,比以往處理這類搶修的響應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
搶修過程中,高新二路附近居民郭鑫通過“湖北電力小助手”微信小程序實時查看搶修進度。他說:“通過手機能看到供電公司的搶修人員定位和搶修進度,這樣的‘透明’服務讓我們更放心。”
2021年9月,武漢供電公司組建全天候黨員突擊隊搶修班組,由班組長擔任黨員突擊隊隊長,黨員骨干作為主要隊員,在全市城區范圍內規劃了“30分鐘搶修圈”,即搶修人員30分鐘內到達配網搶修現場。
高效的搶修依托的是武漢供電公司黨委構建的“大服務指揮體系”。該公司建設了由黨委管總、相關專業支撐、兩級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實施的供電服務指揮體系,建立了1 14個市縣兩級供電服務指揮中心、41個城區供電服務站、17個黨員突擊隊配網搶修班組、51個全能型農村供電所和3327個供電服務網格,形成了架構清晰、層次分明、組織完整的指揮、作業、服務體系。
“平均接單響應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平均到現場時長城區為19分鐘、農村為22分鐘,供電服務效率進一步提高。”武漢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黨支部書記李檬介紹。
黨的組織優勢在大戰大考中充分發揮。2024年2月,武漢遭遇兩輪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武漢供電公司制訂了“指揮部管總、戰區主戰”的一體化快速響應機制,240個基層黨組織的3000余名黨員深入一線,沖鋒在前,保證了鮮紅的黨旗飄揚在各個搶修現場。
本文來自【《國家電網》雜志】,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