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區域黨建共同體 鎮海區107名“兼職委員”發揮大能量
2018-12-04 15:2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華 通訊員 鄭祖軒
針對過去街道社區黨建條塊分割弊端,鎮海區打破行政隸屬、行業地域等壁壘,選優選強大黨(工)委班子,打造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區域黨建共同體,率先實現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全覆蓋,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城市基層黨建組織體系。目前4個街道、39個社區共選配兼職委員107名,他們都是來自轄區內高校院所、中小學、醫院銀行、非公企業等各行各業的黨員代表。
莊市街道借力轄區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優勢,選聘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人力資源部副主任和浙江紡院地方合作處副處長擔任街道黨工委兼職委員,變以往走上門“借智”為請進來“獻策”,通過陣地共建共用、隊伍共建共育、信息共建共享,讓資源“聚起來”、“活起來”,兼職委員每季度召開一次協商議事會,為科研技術轉移、人才對口培養、校院地方合作等搭建了良好的平臺。截止目前,已經商議落實關聯性、公益性、社會性等事務近10余件,共同開展互動合作、聯誼活動近20次。
除了街道,社區的兼職委員們也發揮著大能量。李惠民,鎮海區機關退休干部,目前擔任駱駝街道金邑社區黨總支兼職委員。近年來,他積極發揮余熱,為小區自治互助站建設和公用設施改造提升等工作出謀劃策、奔走忙碌。今年4月,金邑水岸小區整體改造工程正式開始施工,他憑借自己為本小區住戶并擔任業委會主任和臨時黨支部書記的優勢,將各項改造提升任務逐一明確時間表、負責人等,還牽頭制定每月工作例會、每周不定時碰面會、每天微信反饋等工作制度,目前涉及2萬余平方米地下車庫改造、3.8萬平方米外墻面修復、6800平方米漏水修復、2.2萬余平方米樓道墻面修復和近4200平方米綠化改造提升的工程進度已過2/3,并將于年底前全面完工。
鎮海區“兼職委員”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區、街道、社區三級層面在圍繞完善實體化、高效化運作機制等方面動足腦筋,既把班子建起來,也努力讓委員動起來,通過共享共建,充分發揮兼職委員的橋梁紐帶作用,讓區域的陣地、能人、信息等資源聚起來,推動城市加快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