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措施”力推黨建工作見成效(推進黨建工作的措施)
作為基層黨組織,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著力抓重點、攻難點、推亮點,促黨建工作有新突破、新成效。
一、推進三強筑堡壘。在思想教育、隊伍管理、作風建設上下功夫,筑根基。一是強化思想教育。大力開展“研讀一部黨史書籍”等“十個一”活動,通過集中學習、交流研討、專家講座、系列活動等多種形式,教育黨員干部凝聚起抓鄉村振興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強化隊伍管理。以村干部為重點,將村干部績效工資與年終考核掛鉤,每季度考核評比一次,對累計兩個季度評為不稱職的,停發全年績效工資,倒逼村干部作用發揮。三是強化作風建設。緊盯各項制度,嚴格干部考勤、值班、請銷假,對重點工作進行跟蹤問效,切實在推動工作中加強作風建設。
二、抓實三基強支撐。在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基本保障上持續發力,著力強支撐。一是落實基本制度。將主題黨日作為支部與黨員聯系的橋梁與紐帶,黨委每月統籌安排,第一書記全程參與指導,確保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四議兩公開等制度落到實處。二是練強基本能力。實施政治、業務能力雙提升行動,著力做好村“兩委”換屆后續工作,加強村“兩委”班子教育培訓,圍繞黨建基本制度、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內容,舉辦村“兩委”成員培訓班,練強班子成員履職盡責能力。三是筑牢基本保障。著力加強支部建設,推進“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聚焦“組織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務精細化、陣地建設規范化”,增強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活力。
三、聚焦三促提質效。在產業提質、民生改善、治理增效上想辦法,求突破。促進產業提升。立足種養產業,通過“支部領黨員帶群眾跟著干”,拓展深化“355”黨建工作機制,采取“穩糧、擴量、調優、延鏈”舉措,助推產業提質增效,讓群眾家家有產業、戶戶有路子。二是促進民生改善。堅持以黨建為傘,成立民生服務中心黨小組,以開展為民辦事活動為契機,改造提升鄉民生服務中心,規范政務服務事項名稱、辦理流程、窗口設置,推進“不見面、馬上辦、就近辦”。三是促進治理增效。構建“黨建 網格”工作模式,即以黨建為引領,以信息化、網格化為手段,以管理服務、考核評比、激勵監督為保障,以凝聚治理合力、激發內生動力、提升自治能力、增強法治效力為目標,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