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走好“四步棋” 釋放黨建工作新動力(走好“四步棋”)
改革開放40年來,非公企業已經成為我國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和推動大眾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必須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實實抓好。”進入新時代,做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必須堅持緊貼實際、探索創新,穩健走好“組織”“建設”“示范”“保障”四步棋,努力把企業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非公經濟的管理優勢、發展優勢,從而實現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同頻共振、互動雙贏。
要高度重視組織建設,堅持高點定位、高位推進,全面完善非公黨建工作體系,讓黨旗在非公黨組織“飄”起來。一是理順機制“聚合力”。通過建立協同推進非公黨建工作機制,設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部門,配備專門人員,統籌企業黨建工作,形成統一領導、牽頭抓總、具體負責、職能部門協調推進的大黨建格局。二是深化責任“抓落實”。通過制定專項考核細則,建立“月抽查、季考核、年獎懲”的動態督查考核機制,對工作不力、推進速度遲緩的單位進行通報并跟蹤督導,對重點指標進行考核通報,并實行績效獎懲。三是精準發力“擴覆蓋”。以繳納社保的企業為基準,依托各部門職能優勢,上門入戶逐項核實,準確掌握非公企業基本情況和黨建工作情況,重點做到企業經營運行、職工隊伍、黨員隊伍、出資人或負責人、建立黨組織、群團組織等“六個清楚”,對區域實際落地的所有非公企業全部明確隸屬關系和管理體制,逐級健省、市、區、街道、社區五級工作臺賬,分類登記管理,并實現入賬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要始終把加強支部建設作為非公黨建基礎性工作來抓,抓好三個統籌,強化管理,提升非公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讓支部建設“強”起來。一是統籌抓規范提升。通過聚焦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工作目標,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全面調研排查,分類建立臺賬,實施銷號整改,督促整改所出現的各類問題,按照“六有”標準完善區域內黨員活動場所建設,統一標識標牌,對非公企業單獨組建黨組織進行驗收,切實提升達標率。二是統籌抓能力提升。扎實做好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和黨建工作指導員兩支隊伍建設,通過舉辦區域內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培訓班,深入企業開展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同時為企業黨組織配齊黨建工作指導員,邀請黨建專家對黨建工作指導員進行業務培訓。三是統籌抓幫帶提升。廣泛開展“雙培三幫帶”,探索試行入黨積極分子面試,嚴把黨員發展入口關,重點在非公企業中高層和知識分子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并著重把生產經營骨干培養成黨員。積極推動區域內“雙強六好”非公企業,幫帶未組建黨組織的非公企業,從而有效提升聯合黨組織的黨建工作水平。
在非公黨建創新實踐中,注重通過抓典型、創品牌,形成一批有示范作用的亮點,并總結推廣,激發活力,讓典型“紅”起來。一是注重抓“黨員行動”。指導企業黨組織強化服務意識,廣泛開展亮牌承諾、業務競賽等活動和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等評選活動。同時建立健全定期表彰機制,通過對非公企業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以及優秀黨建之友進行表彰,激發非公企業黨建內在動力。二是注重抓“企業聯動”。持續深化企業黨組織中“三個結合”“三促進兩推動”等實踐載體,全力打造多個有影響力和引領示范作用的黨建示范點,以點帶面提升區域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水平。三是注重抓“氛圍推動”。通過創新全媒體時代黨建工作載體,打造“紅色先鋒”“黨員驛站”等智慧黨建工作平臺,廣泛宣傳、交流企業黨建好經驗、好做法,引導非公企業黨組織開展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的網上黨建活動,營造比學趕超、創優爭先的濃厚氛圍。
要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礎保障,全面夯實非公黨建工作基礎,讓黨建基礎“實”起來。一是聯系指導“勤”。健全完善黨建聯系點制度,領導班子成員分別聯系一個基層單位或非公企業,每年深入聯系點進行走訪調研,幫助解決生產經營等方面難題,并引導企業黨組織開展系列黨建活動。二是資源集聚“廣”。大力推進區域化黨建,通過成立非公企業黨建聯盟、行業聯盟、區域聯盟,設置專門黨建工作站,實現非公企業黨建資源有機整合、優勢互補。三是經費保障“足”。 建立非公黨建經費財政預算兜底機制,采取稅前列支、財政投入、黨費撥返三種方式,加強非公經費保障,并按非公黨建工作經費標準納入財政預算,用于開展“五抓五送”,支持區域內新建非公黨組織規范陣地建設。
本文鏈接:http://www.71.cn/2018/0830/1015209.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
(作者:金健 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