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閬中:黨建引領強筋骨 “枇杷經濟”動力足(閬中黨建網)
春末夏初,距離閬中古城10余公里的飛鳳鎮,萬畝枇杷園金果滿枝,人頭攢動。在飛鳳鎮橋亭村集體經濟枇杷園內,一支特殊的隊伍正忙著采摘枇杷、裝箱、打包,他們就是由鎮政府、文化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和美鄉村旅游公司組建的黨員助農先鋒隊。
“黨員助農先鋒隊充分整合高校、國企和基層村鎮的優勢資源,分成線上電商營銷、線下市場拓展和采摘包裝服務3個小隊,幫助老百姓在農忙時節采摘、包裝和銷售枇杷,讓農民群眾豐產又豐收,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基層一線?!憋w鳳鎮黨委書記方麗娟介紹。
橋亭村是飛鳳枇杷的發源地和核心產區,現有產業園區2300畝,年產鮮果2000余噸,集體經濟收益20萬元,戶均收益4萬余元。
關于橋亭村枇杷產業,橋亭村支部書記杜光興感慨頗深。30年前,村支部帶領全村干部選擇種植枇杷,克服了技術、銷路等多種難題。30年來,先后經歷了多次村兩委換屆,村兩委干部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管干部怎么換,產業思路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做大做強枇杷產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飛鳳鎮黨委始終堅持把抓黨建與抓發展相融合,大力推行黨支部與合作社交叉任職、聯建發展新機制,村兩委領辦創辦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村黨支部書記兼任合作社負責人,村兩委成員兼任理事會成員,村監委會主任擔任監事會主席,構建起“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組織架構,選拔3名外出鄉賢、5名返鄉大學生、13名致富帶頭人進入村兩委班子。實施“頭雁計劃”和“紅色果園”項目,深化把農村黨員、干部培養成發展能人,把發展能人培養成農村黨員、干部,由懂技術、懂經營的黨員種植大戶入園,從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人員、青年大學畢業生等群體中培養發展黨員9名,將30余名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
在鎮村兩級黨組織的共同努力下,現在飛鳳枇杷產業已經擴散到全鎮6個村,共計發展10000畝,2019年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實現了枇杷產業的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馬宗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