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黨建鏈”賦能“產業鏈”助力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
來源:惠州日報-惠州新聞網
在惠州凱美特氣體有限公司廠區,“隔墻供應”的管道從廠外接到廠區內一排兩層樓高的設備廠房。來自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殼牌”)的化工廢氣就在此進行壓縮、凈化、液化處理。
這是大亞灣石化區碳二產業鏈的一個側影。近年來,大亞灣石化園區綜合黨委依托石化園區黨組織覆蓋率100%的組織優勢,打造“1 1 6 N”產業鏈融創工程,以黨建“內鏈”驅動產業“外鏈”一體運轉,使“隔墻供應”更便捷、更低廉、更安全,有效提升石化區產業鏈附加值。
支部建在項目上 園區黨組織覆蓋率達到100%
在大亞灣石化區里,恒力石化惠州PTA項目工地上,塔吊高聳、工程車穿梭,施工正酣;2021年11月16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全面建設……
經過30年的發展,大亞灣石化區已經成長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和第一批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綠色園區。目前,大亞灣石化區已投產、在建項目共102宗,總投資額2461億元,世界500強及行業領先企業投資額占總投資額近90%,基本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烴、碳九等優勢產業鏈。
目前,大亞灣石化園區黨組織的覆蓋率已達到100%。為有效整合各企業資源、將每一條產業鏈上的企業力量統籌起來,推動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石化園區綜合黨委用“黨建鏈”串起“產業鏈”,打造“1 1 6 N”產業鏈融創工程,充分發揮“紅色引擎”作用,通過中海殼牌黨委的“產業龍頭”示范帶動,以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烴、碳九等6個優勢產業鏈縱向驅動,把黨建工作向上下游企業延伸,拓展企業“朋友圈”,結成“發展共同體”。同時,通過共建興園區、石化科普行、人才訓練營等“N”種黨群共建活動,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在產業鏈龍頭企業、黨建示范企業的積極帶動下,有效破解產業鏈黨組織各自為政、單兵作戰的局面,形成多點支撐、全面覆蓋的黨建服務圈格局。
“以黨組織建設為主、黨群組織共促共進,為產業發展注入紅色動能。”大亞灣石化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黨支部結對、人才結對等形式,將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擰成一股繩,共同建設聯系更緊、合力更強、質量更高的產業鏈。
2021年惠州市化工行業技能競賽。
產業鏈黨建共同體加快產業集聚與深度融合
在惠州凱美特氣體有限公司廠區,“隔墻供應”的管道從廠外接到廠區內一排兩層樓高的設備廠房。來自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殼牌”)的化工廢氣就在此進行壓縮、凈化、液化處理。
這是大亞灣石化區碳二產業鏈的一個側影。在產業鏈上,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簡稱“惠州石化”)將石腦油隔墻供應給中海殼牌;中海殼牌生產的環氧乙烷,由智盛(惠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及科萊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簡稱“科萊恩化工”)加工生產表面活性劑,作為歐萊雅、寶潔等化妝品原料。中海殼牌產生的廢氣供給凱美特工廠生產出食品級二氧化碳,廣泛應用于可樂、雪碧等產品。此外,中海殼牌的環氧乙烷還能跟華達通的二氧化碳生產碳酸酯,惠州宙邦使用碳酸酯生產鋰電池電解液,提供給電池制造商,最終送入新能源汽車的工廠。
當前,大亞灣石化區循環經濟產業鏈關聯度高達95%。大亞灣石化區把科萊恩化工、智盛化工、凱美特、宙邦等同一產業鏈的企業,串聯成為緊密型的黨建共同體,以黨建“內鏈”驅動產業“外鏈”一體運轉,使原材料供應更便捷、物流成本更低廉、運輸模式更安全,有效提升了石化區產業鏈附加值,實現了鏈上主體合作共生、提質增效。
產業鏈上的黨建加快了產業上下游集聚與深度融合,擴大企業“朋友圈”。企業之間由從前單純的合作關系,變成了同志關系,變成了雙方技術人員在車間商議、解決問題,謀求共同發展。
石化園區開展黨群夜校活動。
當前,大亞灣石化園區綜合黨委整合各方的資源,發揮各方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產業鏈企業提供集合黨群服務、政務服務、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戰略咨詢等服務。同時,發起成立了化工產業人才聯合會,統籌多方力量,建立線上反饋和線下訪談相結合的需求收集機制,制定動態更新的需求清單,為企業職工提供全方位服務。
黨建引領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大亞灣石化產業朝著集群化加速邁進。2021年前三季度,大亞灣石化區實現產值1359億元,同比增長37.6%。大亞灣區已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首位。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 匡湘鄂 通訊員 林威圳 賀浩然
一審:楊博思 二審:韓樹峰 三審:李超勇
本文來自【惠州日報-惠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