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證力量·紅色基石丨“五加五創”構建融合式黨建新模式(黨建融合發展五共)
編者按
為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
打造一批“樹得起、立得住、叫得響”的黨建品牌
落實集團“建證力量·紅色基石”
“建證匠心·紅色先鋒”活動部署
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特在官微開辟“建證力量·紅色基石”專欄
展現中建八局黨建品牌和
支部建設兩大提升行動成效
提供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層經驗”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
中建八局二公司
綠地山東國際金融中心項目黨支部
“五加五創”黨建品牌
支部簡介
綠地山東國際金融中心項目由中建八局二公司總承包施工,建筑面積40.9萬平方米,其主塔樓高度428米,是山東第一高樓。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濟南業態最全、體量最大、高度最高的地標性建筑,不僅為濟南總部經濟、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強力支撐,也為新舊動能轉換和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強勁動力。
項目于2018年5月成立綠地山東國際金融中心項目總承包一體化黨支部,將土建、安裝、裝飾、智能的黨員全部納入管理范疇。支部堅持以支部 團隊,創政治過硬黨支部;支部 平臺,創作風過硬黨支部;支部 創新,創能力過硬黨支部;支部 品牌,創形象過硬黨支部;支部 責任,創擔當過硬黨支部的“五加五創”黨建品牌,構建項目融合式黨建的新模式。
項目堅持高標準定位,采用山東首臺“造樓機”,先后刷新山東省混凝土單次澆筑最大方量及最快速度,刷新超高層主體結構單層施工、連續施工、單月施工三項速度記錄,并于9月27日完成核心筒結構300米大關,實現“山東第一高”一年長高200米。
截至目前,項目迎接觀摩學習104次,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原濟南市委書記、現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濟南市人大主任殷魯謙,中建集團總會計師王云林等領導多次調研及高度贊揚。項目榮獲濟南市優質結構杯、八局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廉潔文化示范點、二公司示范黨支部等諸多榮譽。
支部 團隊,創政治過硬黨支部
加強班子建設。重學習、提能力。通過班子上講臺及跨專業授課、班子講黨課、專家輔導講座等形式,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等重要會議精神;重督導、提實效。每周召開班子例會,確保項目重大事項民主決策,牽頭制定《重大事項跟蹤督導制度》,確保重大事項全面落地;明重點、提舉措。組織“紅色基石大討論活動”,明確按照總公司“建證力量·紅色基石”“建證匠心·紅色先鋒”及八局支部建設和黨建品牌兩大提升行動要求,打造“五加五創”特色品牌。
加強黨員管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四史”教育等,持續開展“五個一”行動,即組織黨員通讀1遍黨章、讀1本紅色經典書籍、看1部紅色教育片、上1堂革命傳統教育黨課、開展1次聯建互學。利用公司“總支空中課堂”完成黨員集中學習,并通過參加書記輪訓、“微講堂”黨務干部培訓等,提升相關黨員業務能力。
創新人才培養。試點實施《優化管理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實施辦法》,現經崗位優化,項目部以原應配置人數的73%高質量地完成了100%的任務量。
支部 平臺,創作風過硬黨支部
開展紅色先鋒行動。管理爭先。設黨員先鋒崗,劃黨員責任區,以“一個黨員負責一片區域”的管理方式,保障工作全面落實;評比爭先。制定“黨員正負行為清單”,開展“三亮三比三評”,提升黨員責任意識、執行能力和實干精神;攻堅爭先。成立黨員突擊隊,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特別是疫情期間,通過組織防疫演練、現場檢查、應急處置,創新“四嚴四實四隔”防疫措施等。成為濟南市首批、CBD片區首個通過復工復產的項目,并作為濟南優秀代表迎接國家復工復產檢查組督查。
打造紅色聯盟平臺。與山東省住建廳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黨支部、綠地山東事業部CBD區域公司黨支部、濟南時報第二黨支部等政府主管部門、業主、媒體、勞務隊伍6家相關方結成“紅色聯盟”,實現“三同三聯三共”(即同簽協議、同建計劃、同亮需求,人員聯動、活動聯辦、品牌聯創,資源共享、價值共生、發展共促),凝聚推進項目建設的多方合力。
打造文化傳承平臺。建陣地。打造二公司首個“黨建紅·中建藍”微展館,已接待市級以上觀摩2050人次,黨建類活動47次;強作風。嚴格落實二公司準軍事化管理要求,通過定軍規、肅軍容、搞軍訓、練軍技、講軍魂、唱軍歌、嚴軍紀等措施,從思想素質軍事化培養、行為習慣軍事化養成、日常工作軍事化考核入手,培養“令行禁止、使命必達”的鐵軍作風;明初心。形成“建設428,我自豪,請以最高標準要求我”的項目特色文化,全員干勁十足,連續兩年春節“施工不打烊”。
支部 創新,創能力過硬黨支部
以制度為抓手。制定并發布《項目創新工作獎勵機制》,將科技任務等指標從班子成員至全體員工逐層分解,黨員帶頭認領,對表現出色的在項目評級、評優評先中優先考慮,激發項目創新創效的內生動力。
以載體為抓手。成立以項目經理王帥為核心的“青年創新創效工作室”,將22名青年員工全部納入工作室。成立以項目黨支部書記郭強為核心的“超高層施工技術工匠工作室”,16名成員根據研究領域劃分為6個小組,開展研究、創新,達到引領、保障項目順利推進的目的。并與山東建筑大學簽訂技術咨詢合作協議,共同建立創新基地和大學生教學實踐基地。
以活動為抓手。組織“黨員金點子大賽”,目前已完成《超高層頂升平臺混凝土澆筑配套用導管裝置》《超高層建筑水平方向二次結構預埋鋼筋施工技術》兩項成果。
支部 品牌,創形象過硬黨支部
打造“匠心Z造”品牌。一是“支造”,加強項目黨支部品牌建設。打造“四化一體抓黨建、四進一體抓紀檢、四位一體抓工會、四聚一體抓青年”的“四部工作法”標準化黨建,通過《項目黨建作業指導書》《基層示范黨支部建設實施指南》《黨支部組織規范化建設工作手冊》確保執行到位。
二是“智造”,即依托智慧工地、綠色施工。智慧工地方面,已應用智慧工地系統32項,并根據超高層特點開拓多項智慧應用。例如首次應用最新研發的機械姿態監測系統,研發并應用智能頂升平臺監控系統,可實現一鍵整體同步頂升及自動調平,實時糾正誤差并將頂升誤差控制在3毫米內。綠色施工方面,建立涵蓋項目綠色施工的各項管理制度38項,并拓多項綠色舉措。例如作為二公司首個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成功立項八局科技研發,在建筑垃圾場內管理、分類分離、加工及再利用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質造”,即依托質量管理。建立“管理標準 技術標準 工作標準”的施工工藝質量標準化管理體系,推廣并轉化“四新”技術。通過采用方圓扣、鋁木模板、純鋁模板等11項先進施工工藝,保障各工序質量,實測實量合格率均在90%以上。并通過全專業應用BIM虛擬建造技術,有效解決復雜地質條件模擬、鋼混結構復雜節點放樣等重難點,采用三維激光掃描與BIM模型自動對比,實現智能質量檢查,顯著提升工程質量。
支部 責任,創擔當過硬黨支部
著力服務工友。保障工資發放。項目黨支部成立農民工工資支付應急小組,耐心開展宣傳工作,按要求繳納工資保證金,簽訂《建筑企業防范處置拖欠農民工工資目標承諾書》,與開發商、銀行簽訂三方協議,實行分賬管理,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專用賬戶,與分包單位簽訂委托代發工資協議。通過環環相扣的管理流程實現農民工工資由公司代發到位。項目已4次作為山東省示范典型,迎接國務院督導組檢查指導并獲高度肯定。
創新農民工黨建。打造“工友黨員驛家”農民工黨建品牌,有效保障工友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成立臨時支部,實現工友黨員有組織、有管理。執行積分制度,喚醒工友黨員責任意識、先鋒意識。搭建工地板房黨校,提升工友黨員的黨性修養和綜合素質;保障幸福指數。從薪酬增福、培訓謀福、權益保福、健康助福、愛心送福五個維度為工友提供人性化服務。
著力服務城市。除以“山東第一高”助力濟南發展外,黨支部在濟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也發揮著積極作用。以首個建成形象功能俱佳的公益圍墻項目,獲濟南市質量與安全監督站贊揚,并作為典型被全市建筑工地參照學習。
建設428,我自豪
請以最高標準要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