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老舊小區變成“文明小區”(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助推文明城市建設)
來源:【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
近日,霞山5個小區掛牌成立黨支部,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無人管理老舊小區綜合治理工作。(3月27日《湛江日報》)
城市發展得好不好,不能只看高樓大廈這些“面子”,更要看老舊小區這種不起眼的“里子”。老舊小區的治理成本高、難度大,即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也未必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一些地方,老舊小區成了“臟亂差”的代名詞。能否把老舊小區變為“文明小區”,將是文明城市創建能否取得成功的一大關鍵。
霞山探索黨建引領無人管理老舊小區綜合治理,本質上就是通過成立小區黨組織,發揮小區黨員作用,牽頭協調物業、業主、樓棟長等各方參與到小區共治共享中來。這種探索,其實在湛江并不鮮見,甚至可以說是我市探索文明小區建設的一大發力點。
在樓道堆放雜物堵塞消防通道、在綠化帶內私種蔬菜、高空拋物、亂扔垃圾、將車停在小區單元樓門前、拉線給電動自行車充電、不文明養寵物……總結老舊小區的諸多“疑難雜癥”,一個共同的“病根”在于管理出現“真空”。而“真空”的產生,根源又在于沒有充分把業主共建文明小區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
大量的事實表明,一個住宅小區的文明程度,固然離不開良好的社區硬件設施,離不開社區組織、小區物業管理等工作人員的辛苦努力,但僅僅只是這些,還遠遠不夠。建設文明小區的根本而又持續的推動力,就是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全體業主的自覺參與。業主積極參與小區文明創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創建活力。一個老舊小區,垃圾亂扔、雜物亂堆、車輛亂停、電線亂拉,看似是因為沒有物業管理造成的,但究竟根源,部分業主的不文明行為才是問題所在。
住宅小區,尤其是老舊小區,如何打造文明小區的“樣板間”,考驗著各街道社區的治理智慧。而核心的問題,就是想方設法把業主作為文明小區創建“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激活。有一句耳熟能詳的口號,叫“小區文明靠大家”。它是一句口號,更應是小區全體業主的實際行動。只要人人都以“大家”為先,那么小區環境就一定會變得更好。其實,絕大部分小區業主都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園一天天變得“臟亂差”而無動于衷,只是需要一點精神上的引領和刺激,就能激發起他們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形成文明小區創建的合力。如霞山所探索的黨建引領無人管理老舊小區綜合治理,“小區黨支部”就是一個催化劑,加速文明小區創建的合力凝聚。在其引領與激勵之下,相信小區內會有越來越多業主參與到文明小區的共建共治共享中來,讓老舊小區的面貌發生根本改變。
每一位業主都是小區生活的直接參與者,如果每個人都把小區當成自己的家一樣去愛護,少些不文明行為,多些講文明實踐,文明小區就一定能在湛江遍地開花。
本文來自【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