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黨建空間”(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作用)
只有夯實基層治理根基,才能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鄉村“黨建空間”的設計者,儂鄉(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儂鄉設計)持續摸索一種“共生”的環境空間:全景設計、全情投入,用5年時間深耕“黨建 美學”,規劃設計中堅持黨的領導貫穿最小業務單元、最深治理單元全過程、各方面。儂鄉設計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強化善政的系統性、興業的綜合性、富民的普惠性治理;堅持因地制宜,區域協調,分類、分層、分期、分步實施,建設“站位高、格局大、理念新”的全域視野和“接地氣,工作實,做法精”的全域治理“富裕共同體”。
黨群“面對面”,紅了活動,喜了孩子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今年7月3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新華街道府前社區開展了一場沉浸式“角色扮演”活動,30位社區居民,尤其是孩子們在老師、家長和鄰里的協助下,全面、立體、真實地再現“董存瑞炸暗堡”“胡桂香智斗土豪民兵團”等英雄事跡,大家感受到英雄先驅們流血犧牲的奮斗歷程。一位參與活動的家長說:“社區很用心,不僅給我們提供很好的親子時光,也加深了鄰里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互動中讓黨史活起來了,讓孩子們從小就熟悉革命歷史?!?/p>
府前社區的空間設計連接了這種剛需,打破了傳統黨群服務中心的認知界限,把“主席臺”變成人民群眾的舞臺,把偉大育于平凡,讓英雄常伴身邊。
府前社區——角色扮演活動 供圖孝南區新華街道府前社區/供圖
黨群“微治理”,解鎖社區“幸福密碼”
孝南區書院街道西湖橋社區探索建立“1 3 N”社區“微治理”體系,搭建1個“紅色陣地”,建立3個協同聯動機制,開展N項便民服務活動,打造有色彩、有溫度、有品質的和諧宜居新社區。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以“心悅”為主題,將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劃分為悅事、悅談、悅法、悅廉、悅讀、悅趣、悅剪、悅企、悅動、悅畫十個篇章,融理于事,融趣于志,1500平方米的黨群中心蝶變成社群的“打卡地”,社區的“新地標”。
西湖橋社區——社區歷史學習 孝南區書院街道西湖橋社區/供圖
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各類問題。黨群服務中心建成以來,選配小區長12名、樓棟長32名、單元長48名,化解鄰里矛盾糾紛65起。社區每年與轄區單位和下沉結對單位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書,把優勢資源、優質服務下沉到社區。“剪紙進社區,非遺永傳承”“巧手生廉花,橋畔度三八”“悅讀書香,奮斗青年”“舞龍進社區,悅動居民心”“童心向黨,祖國發展我成長”等系列特色活動走進社區、貼近生活。西湖橋舞龍隊、健身舞蹈隊、巾幗志愿服務等自組織力量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豐富居民生活,引進“池泉雕花剪紙工作室”“神弓書畫院”2個特色文化組織定期組織文化活動,提高居民生活品味,這些服務“新引擎”都推動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治理新格局。
回顧這些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規劃設計的心路歷程,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細事卻是國泰民安、社會治理的大事、要事。隨著智能互聯時代的到來,人與人的虛擬社交越來越近,但社區的物理社交距離卻越來越遠,而構建一個物理社交空間,也即人的“元認知空間”,對建立一個具身認知的情感社會是剛需品,構建一個新時代立體社區“最后一米”是必要的,“面對面”更是不可或缺的。
永葆初心,以美為媒,一個個,一點點,建立黨建綜合體,再造城鄉“新”中心;不忘使命,共建共享,一步步,一次次,共創富裕共同體,再創城鄉“勢”中心。儂鄉設計將再用5年時間,在鄉鎮社區層面探索建立起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相融合的城鄉治理體系,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數智化支撐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搭建美學化設計、社會化建設、專業化運營、開放共享的基層體驗服務空間,基層管理堅強有力,基層群眾生活美好,社會組織善政興業,基層公共服務精準高效,從而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作者:李逸,博士、儂鄉(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李艷,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
責編:丁濤
校對:和新龍
監審:韓鳳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