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區:“三個強化”創新打造“科創廣場黨建+院士工作站”樓宇黨建示范點
來源: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
為切實發揮基層黨建示范點以點帶面、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基層黨建示范點規范化建設走在前列、樹立標桿,經開區黨工委堅持“三個強化”,創新打造“科創廣場黨建 院士工作站”樓宇黨建示范點,促進全區非公黨建工作全面提質,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為實現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強化頂層設計
構筑基層黨建示范點“新陣地”
一個個創業者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扎根落戶;一個個創業項目拓土深植,結出累累碩果;多位院士在這里高擎科技創新大旗,全力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來到經開區中意國際大廈B座,26層的科創廣場便映入眼簾。樓宇內企業較多,目前已有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王立軍院士團隊、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張洪杰院士團隊、長春理工大學姜會林院士團隊、南京工程信息大學王會軍院士團隊等簽約入駐。
科創廣場
以工業立區的經開區,始終在不斷探索轉型發展新路徑,并取得了許多亮眼的成果。科技作為曾經的發展短板,也正借助科創廣場搭建的平臺成為經開區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缺少優勢就要尋找新的發展突破口。經開人深知,唯有打破常規,才能實現彎道超車快速發展。因此,引進高端人才、高精尖的科技研發,其發展意義愈發突顯。
“區黨工委結合‘一樓三用、各取其長’的工作思路,集聚企業孵化器、總部經濟、院士科創園三項功能,積極探索創建把‘黨組織建在樓宇上’的黨建工作新模式,把黨建引領轉化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強勁動力。”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正是在這一發展理念下,經開區以吉林省中農陽光數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陽光”)為中心,在科創廣場樓宇內建立“黨建 院士工作站”新型非公黨建工作模式,將黨建資源、人才資源、社會治理資源充分整合起來,輻射帶動以街道為中心的大黨建格局的形成,實現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強化規范推進
注入基層黨建示范點“新活力”
搞研發,硬件環境只是基礎之一,更重要的還是要全方位為科技研發服好務,使院士團隊、科技企業沒有后顧之憂。為此,經開區打出組合拳,積極推進基層黨建示范點建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突出組織規范。加強摸底排查,重點摸清樓內各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現有的黨員數、基層黨組織數和積極分子數等基礎情況。對于黨員,能找到的盡量找到;對于黨組織,能建立的盡量建立;對于積極分子,能發展的盡量發展,進一步建立健全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建立健全樓宇黨建工作站,力爭實現“科創黨建聯盟”。
突出陣地規范。充分發揮科創廣場樓宇的硬件設施,依托“中農陽光”已有會議室和各類公共場所,打造建設特色陣地,形成黨建工作的集成效應。
突出機制規范。探索建立“科創黨建聯盟”與街道黨工委的議事制度和議事規則,定期商議相關重要事項,形成工作合力。
除此之外,經開區還結合“企業服務日”“萬人助萬企”等平臺載體,定期開展助企活動,做到思想上幫扶、組織上關懷、生活上幫助。
強化共融共建
塑造基層黨建示范點“新水準”
堅持支部共建。對科創廣場內企業凡達到黨員3人以上標準的,建立獨立黨支部,黨員人數不足3人的,引導黨員參加“中農陽光”黨支部的組織活動,同時加強社區黨委聯系包保,著力培養入黨積極分子。
經開區、街道、企業共同研究黨建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為實現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堅持陣地共享。在“中農陽光”黨建活動室的基礎上,設置黨建活動陣地,計劃打造黨員之家、黨員茶吧、黨員書吧、文化長廊,面向樓宇內所有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開放。
堅持活動共聯。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以“中農陽光”為牽頭,樓宇內所有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集體開展各類黨建活動,進一步營造濃厚黨建氛圍。
堅持發展共謀。結合樓宇內企業較多,且各企業內業務均有關聯的情況,樓宇黨建工作站將充分發揮帶動作用,建立“企業活動日”活動,引導企業支部積極發布業務信息,共享發展資源,助力企業提質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開區黨工委辦公室的支持、東方廣場街道黨工委的配合、‘中農陽光’的努力下,在2020年長春市非公黨委星級評定授牌大會上,中共吉林省中農陽光數據有限公司黨支部被授予‘五星級非公黨建企業’,同時被長春市委推薦為吉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目前正在考察階段。”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如今,隨著“科創廣場黨建 院士工作站”樓宇黨建示范點建設的不斷推進,經開區科創廣場已初步形成了“研發-創業孵化-中試示范-產業化”比較完善的科技創新創業平臺載體支撐體系,極大提升了全區創新創業載體能力。
其中,張洪杰院士團隊研發的高性能稀土著色劑產品項目,在市場化、產業化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不僅成功打造了國際首條使用稀土顏料的塑膠跑道,還與國內一家塑膠生產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在擴大市場的同時,也帶動了下游產業的轉型換代,實現新舊動能的快速轉換。
經開區創新打造“科創廣場黨建 院士工作站”樓宇黨建示范點,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本組圖片由經開區新聞信息中心提供)
王立軍院士團隊開發出了閃光式激光雷達和固態激光雷達芯片。“固態激光雷達智能芯片系統”入圍國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計劃》。
姜會林院士團隊項目2020年新增合同額3000萬元、新增知識產權專利10余項;經開區還同姜會林院士團隊一道爭取申請創辦國家激光通信技術創新中心,未來將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實現百億級產值。
王會軍院士工作站相繼與普華永道、阿里巴巴達摩院、中國鐵塔達成合作,共同致力于智慧鄉村建設。
李駿院士團隊生產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商用車智能安全駕駛系統,3年內建設成為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核心部件創新制造基地。
王作斌教授的項目實現了納米操縱技術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經開區把黨建引領轉化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強勁動力,著力打造全方位、全生態的創新服務平臺,通過聚集創新創業要素,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科技研發、產品中試、技術成果轉化服務,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撰稿/宋莉)
本文來自【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