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縣:著力健全黨建制度 全力保障高質量發展(健全制度夯實黨建工作基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為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具有重大而又深遠的意義,是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建設更加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東鄉縣著力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加強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創新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謀劃創新工作舉措,持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理論武裝長效機制。東鄉縣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來抓,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強化自學和集體學習,堅持“第一議題”制度,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重要文章、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精神,常抓不懈組織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2023年以來,全縣各基層黨組織集體學習19502次、參加28.2萬人次,黨組織書記講黨課2670多場次;全縣累計參加各級調訓、舉辦各類培訓共213期,培訓學員共28982人次。先后舉辦中國石化·東鄉縣“新征程大講堂”17期,培訓干部達5萬余人次,精心開設“干部大講堂”,搭建起全縣領導干部學習交流平臺。制定落實《東鄉縣“提站位、拓思路、強能力、促發展”大培訓年活動實施方案》,深入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四大工程”(“凝心鑄魂,聚勢謀遠”思想建設培訓工程、“固本強基,乘勢而上”素能提升培訓工程、“精業篤行,砥礪奮進”業務錘煉培訓工程、“勤耕不輟,履踐致遠”基層實踐培訓工程),全面加強各級各領域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綜合素質能力。
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科學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是黨有效領導的關鍵。《決定》指出:“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這要求我們在創新和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時,注重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建立健全黨的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通過一系列制度和機制保障將黨的領導全面地貫徹落實到促進經濟發展、發展民主政治、開展內政外交等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近年來,東鄉縣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全縣工作各領域、各環節,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開展好集中性紀律教育,切實提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持續完善《中共東鄉縣委全體會議工作規則》《中共東鄉縣委常委會工作規則》《中共東鄉縣委書記專題會議工作規則》《中共東鄉縣委常委會及其成員職責清單》等,在全面落實中央政治局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在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上作表率。制定印發《中共東鄉縣委常委會2024年工作要點》《中共東鄉縣委常委會進一步完善密切聯系群眾工作的規定的通知》、《縣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2024年工作要點》《關于成立縣委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機制的通知》等,進一步完善黨的領導體制的執政方式,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創新和改進領導方式,建立“務虛會”制度,不斷提高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能力。
加強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東鄉縣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樹立重擔當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持續教育引導領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激勵干部擔當作為,著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實績過硬、口碑過硬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先后謀劃出臺《東鄉縣著力破解一些干部擔當作為不夠問題專項工作方案》《東鄉縣著力破解不勝任不適宜干部下的問題專項工作方案》《縣委關于進一步改進干部作風的十項措施》《東鄉縣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工作方案》《東鄉縣綜合效能考評辦法》《考核結果運用辦法》等,部署實施黨建領航爭先專項行動和作風建設能力鍛造專項行動,下大力氣抓實干部隊伍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常態化工作機制,堅持把優秀年輕干部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健全完善優秀年輕干部日常發現、動態管理和持續培養工作機制,暢通干部自薦渠道,創造條件給年輕干部壓擔子、搭平臺,鼓勵安排到重點領域、專業崗位、基層一線進行多崗位歷練,干部隊伍結構趨于高學歷化、年輕化,全面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激情。今年以來,分批分類儲備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優秀年輕干部269名;提拔使用80名,其中90后年輕干部47名;約談提醒、誡勉談話等33人次。
創新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東鄉縣聚焦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系統謀劃、一體推進,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全面進步。持續推進省委基層黨建基礎建設攻堅行動和州委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制定《東鄉縣黨建領航爭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緊盯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任務,縱深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黨建工作信息化、“四抓兩整治”等重點工作。實施黨建引領“三位一體”社區基層治理提升行動,健全完善“社區 物業 警務”服務體系,配齊配強社區工作者,創建鎖南鎮城南、達板鎮鳳凰山和拱北灘等一批示范社區,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內基本生活制度,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讓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成為學習教育、民主議事的重要平臺。強化村(社區)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及時調整、撤換無法勝任或不適宜擔任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嚴格執行《甘肅省專業化管理的村黨組織書記管理辦法》,嚴格程序規范,招聘專業化管理的村黨組織書記42名,村書記隊伍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研究制定《東鄉縣村社干部管理辦法》和《東鄉縣村社干部績效考核實施細則》,嚴格執行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落實村干部報酬正常增長機制,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著力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依托行業主管部門成立交通運輸、美食餐飲、物業服務等行業黨委,組建黨支部,有效激發了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動能。大力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倍增計劃,找準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最佳契合點,創建集體經濟發展示范村,不斷增加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進一步提升村級自身“造血”功能。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人才是第一資源。東鄉縣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以育為根、以用為本,在健全工作機制、完善人才政策、強化服務保障等方面謀實策、出實招、得實效,扎實做好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服務各項工作。及時調整充實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構建縣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黨管人才工作新格局。研究修訂《東鄉縣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辦法》,出臺《東鄉縣“服務人才”十條措施(試行)》等政策文件,建立完善人才“引育留用”體系。全面實施人才培養引進工程,優先保障人才投入,2020年開展人才引進工作以來,分15批累計引進到崗各領域急需緊缺人才549名,共落實安家補貼或租房補貼2180萬元,配套落實人才周轉公寓99套。深入開展“組團式”幫扶工作,跟進協調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教育和醫療專家人才幫扶工作,建立縣委書記談心談話、組織部長走訪慰問、主管部門負責人日常服務保障機制,給幫扶干部人才“任實職、分實責、擔實職”。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體系,突出創新能力、業績貢獻等評價指標,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加大對優秀人才的表彰獎勵力度,提高人才的待遇和社會地位。
來源:東鄉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