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述職報告存在的問題、原因及整改措施,可以這樣寫(黨建述職報告 存在的問題)
存在的問題
統籌不夠全面。在抓經濟發展、項目推進、社會維穩等方面投入精力較多,對黨建工作關注不足,對基層黨建工作沒有完全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平時出思路、定目標、提要求較多,深入到各個支部開展調研、指導、督查相對較少。如在黨建推進上更加重視對重點村、特色村的建設,抓一般村和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力度不夠大。
基礎不夠扎實。破解黨建難題思考不深、辦法不多,黨建工作與全鎮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不夠緊密。如全鎮仍然有部分村集體經濟薄弱,缺乏穩定的村財收入來源和活動經費,村級組織運轉較困難。
亮點不夠突出。雖然完成了“五民工作法”匯編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黨建工作機制,但是如何在現有的黨建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和豐富黨建亮點,缺乏系統的思考和有效的措施。如對“三步聯動”工作機制總結提煉和在全鎮推廣方面還沒有細致長遠的規劃,在破解保障和發展難題、釋放黨建工作活力上還有待進一步創新。
圖片來自網絡
統籌協調不夠好。作為黨建第一責任人,在抓穩定、抓發展方面著力較多,掛鉤聯系的社區指導多,其他支部則精力花得較少,導致黨建工作不夠平衡。如,對有資源、有項目的村如何壯大集體經濟進行了總結提升,形成可操作性強的經驗做法,2024年全鎮村集體經濟收入1568萬元,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有6個,但沒有“先天優勢”的村,則增收措施有限。
責任落實不夠嚴。在健全黨建工作責任體系方面做得不夠好,日常督查及考核獎懲制度執行不夠到位,個別支部書記黨建責任落實不夠到位。如,個別書記怕得罪人,黨費補繳工作進度較緩慢:又如,發展黨員工作中,XX村過分強調黨員意見不統一的客觀因素,沒有從積極介入、征求意見、做好黨員引導等主觀方面著力,連續兩年沒有發展黨員,2024年鎮黨委下派專門工作組后才取得突破。
難點問題未突破。面對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等新問題、新難題,缺乏“啃硬骨頭”的干勁和韌勁。如,社區黨員教育管理,長期受“三多”(下崗黨員多、老黨員多、外出務工黨員多)困擾,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雖有所改善,但依然面臨較多困難,社區黨員活動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轉變,農村黨員在城鎮化過程中先鋒帶頭作用發揮不夠明顯,仍有個別黨員違章搭建。
存在問題的原因
精力投入不多。在平常工作中,對抓基層黨建的工作謀劃、精力投入、資金投入相對少了一些,導致黨建工作較難有突破性進展。對黨建工作存在重部署輕落實的傾向。在抓基礎、促規范上壓力傳導還不夠,個別黨支部書記對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在思想認識上還存在重經濟、輕黨建的偏差,導致一些基礎工作抓而不實。
思路拓展不寬。在新形勢下做好黨建工作思考不足、辦法不多、對策不夠,對黨建新思路、新亮點吸收和運用不夠快。在抓黨建和抓發展的最佳結合點上把握得不夠精準,沒有把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工作都抓具體、抓深入,導致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方面成效有限。
創新意識不強。雖然黨建創新工作有一定的亮點和成效,但是對探索抓黨建促發展上的新思路、新舉措不多,對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前瞻性、統籌性謀劃不夠。黨員教育管理、社區和非公企業黨建等方面亮點不足,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先進典型和發展經驗。
圖片來自網絡
指導不夠得力。作為“領頭羊”,按照“聚精會神抓黨建”這一要求還有一些距離,與工作、服務對象面對面交心談心、傾聽意見建議方面還存在不足。如,與支部書記談心談話多是在發現苗頭性問題后才進行,預防性談話開展不夠常態。
作風不夠務實。對照“盡心盡責抓黨建”這一要求還有一些差距,在研究解決黨建存在問題上,強調客觀因素,主觀原因查找不深刻:以黨建工作實效推動業務順利完成方面結合不夠緊密。
思想不夠創新。如何適應新的時代要求,對標發展新質生產力,大膽創新,用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解決新問題思考不深,憑老思路、老經驗做決策,導致黨建機制有創新但不夠靈活。如,崗位變動后,沒有及時轉變思想觀念,在城市管理上仍受農村經濟社會管理模式影響,新型社區創建成效不夠明顯。
整改措施
強化主業主責。牢固樹立黨建主業意識,進一步落實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以上率下,壓實責任,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建工作推進會部署推動黨建工作。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大對落實各支部“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的督查力度,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找準黨建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入點,繼續將“五民工作法”融入項目建設、旅游發展、征地拆遷、民生保障等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形成黨建工作和全鎮發展共同推進、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探索“三步聯動”機制試點工作,為在全鎮推廣做好準備,統籌抓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實施“五聯五共”村企結對共建機制,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著力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形成村企共促發展良好格局。
夯實基層基礎。深入實施“168”黨建工作機制和“5 1”工作法,嚴把發展黨員“入口關”。發揮遠程教育平臺、學習強國、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優勢,鞏固主題教育成果。將村(居)兩委黨員納入手機黨校管理,加強對流動黨員的常態化管理,規范“教育關”;堅持民主評議和即時評議等制度,加強對不合格黨員的處置,疏通“出口關”;進一步加大對村級組織運轉經費、項目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重點向貧困村和空殼村傾斜,按照“一村一策”促進增收。針對空殼村,將土地增減掛鉤政策指標傾斜,爭取完成指標交易10畝;針對軟弱渙散村,引導村兩委和黨員積極做好光伏發電項目的前期工作,以列入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千村整治”村名單為契機,通過建設美麗鄉村、保護開發景點,發展特色產業促進村財增收、村民致富。進一步加強對村主干考評和管理,讓村干部經濟上有保障、事業上有舞臺、政治上有盼頭。
突出示范帶動。圍繞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引導全鎮機關和事業單位黨員耕好“責任田”,站好“示范崗”,做好全方位、一條龍便民服務;繼續做好“黨支部 合作社”模式發展林下經濟和鄉村旅游,逐步帶動周邊村發展;深化“我是黨員我先行”活動,進一步發揮黨員在建設美麗鄉村、創業致富等方面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圖片來自網絡
突出責任落實。一是帶頭學習黨的二十大二中、三中全會和省市縣黨代會精神,細化量化“黨建責任”清單,做到黨建工作經常研究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把關、重點環節親自協調推進。二是從嚴加強黨建督查和“末端”問責,每月召開黨建分析會,每季召開黨建推進會,半年召開評議會:突出抓好支部書記從嚴治黨責任考核,每季度與掛支部領導、村居書記談心談話1次以上,對抓黨建不重視、不到位的進行問責。三是加大黨建經費投入,解決好社區、村陣地建設和功能提升等環節的突出問題,積極爭取縣級部門支持,推進大廈產權證辦理、老人活動中心建設、社區居民活動中心裝修、社區黨建示范點建設。
強化特色創新。一是引導農村融入“我家在景區”發展大局,深化“155”機制,推進“悠游旅游”開發;深化“133”機制,推進村居就地城鎮化;推進村企共建村,促進增收致富。二是開展“一居一品”特色社區創建,打造“志愿型、健康型、學習型、法治型、平安型、科普型”特色社區,引導黨員主動服務居民,服務省級文明縣城創建。三是以“三強六好”為目標,引導非公企業推進“點線面”示范建設,為企業轉型提供政治保障
深化主題活動。全面落實縣委部署要求,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一是踐行“四個合格”,為黨旗增輝。以“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和發揮作用合格”為導向,深化“我是黨員我先行”活動,農村開展“五事先行”活動,社區開展“我為創城做貢獻”活動,機關開展“黨員先鋒”創建活動,規范黨員教育管理。二是突出“四個重點”,為發展服務。圍繞“區位牌”、“轉型牌”、“融合牌”、“共享牌”四個重點,著力在優化發展環境上求突破,在破解發展難題上求突破,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問題上求突破。三是健全“四個機制”,著力為發展聚力。健全服務群眾機制,規范落實“每周一天集中辦公”、“十種對象走訪”、“干部日巡”、“民情日記”等工作制度;健全督查問責機制,堅決整治慵懶散行為,決不允許占著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讓廣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健全作風監督機制,落實黨風廉政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筑牢廉潔自律思想防線,做清正干部、建清廉政府、樹清新形象、為民理政、為民發展、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