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蘭茂社區:黨建引領文化賦能 巧繪社區治理新“蘭”圖(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文化建設)
來源:【昆明日報-掌上春城】
嵩明縣嵩陽街道蘭茂社區自成立以來,堅持黨建引領,緊緊圍繞紅色文化、傳統文化、德治文化等體系建設,在社區治理中賦能文化內核,充分發揮文化凝聚人心、淳化民風、教育引導作用,打造“蘭茂文化進社區 惠民服務入心田”文化品牌,和居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中繪制社區治理新“蘭”圖。
創新陣地建設“強底氣”
創新黨建宣傳陣地,蘭茂社區把陣地建設作為文化社區建設的重要載體,不斷提高陣地管理使用的規范化水平,構建黨建引領、多方聯動、居民參與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在打造社區文化陣地時,社區通過入戶走訪、民情懇談、三位一體會議等方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打造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并將“共享”理念融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提檔升級,聯合縣委組織部、縣民宗局、縣總工會、縣圖書館在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增設暖新驛站&蘭茂書房&工會驛站、職工之家等共享陣地5個,打造了集黨建、民生服務、民族宗教服務、新就業群體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黨建 文明實踐”綜合陣地。
依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黨員及群眾聯合開辦社區“達人社”、葵花公益小課堂、共享陽光助老服務等活動;廣泛開展“我為群眾送溫暖”“傳送健康 共筑幸福”“科普小講堂”等系列文明實踐活動,使群眾切實享受到社區發展治理成果,不斷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居民群眾對社區的認同感、價值感和歸屬感不斷增強。
建強文化隊伍“添動能”
社區注重自治文化組織建設,通過文化賦能的形式,讓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之中。
挖掘能人骨干方面,深耕社區自組織文化隊伍建設,將社區喜歡文藝文化的“達人”們發展建設成為社區文藝文化志愿服務隊伍、小區鄰里互助志愿服務隊,并優先把熱心于社區事務的人發展成樓棟長,同步跟進實施思想建設教育等文化賦能活動,推動隊伍自治、實現自我賦能,協助解決各類矛盾糾紛、開展鄰里互助30余次,有效助力社區治理。自社區成立至今,蘭茂社區已組建盛世舞蹈隊、小優點藝術團、乒乓球志愿隊等6支社區自組織文化隊伍,組建小區鄰里互助志愿服務隊3支,以提升社區整體文化素養。
同時,注重引進專業人才。社區與經貿外事職業學院、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職業學校組建“校地共建互助志愿隊”,發揮高校專業優勢,助力社區開展文藝演出、健康義診、節日送溫暖等文明實踐項目;創新“社區合伙人”模式,與轄區幼兒園、培訓機構簽訂“志愿服務互助協議”,同步建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點”,開展文藝匯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文明實踐活動。
不斷激活社會力量,通過挖掘社區“達人”和雙報到單位能人,廣泛開展文明實踐精品宣講、愛國主義教育、非遺進社區、蘭茂大講堂等文明實踐活動150余場次;鏈接轄區愛心商家和愛心人士,組建社區“公益達人”隊伍,為社區困境群體提供愛心幫扶、公益救助。
深化文化惠民“聚人氣”
為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社區注重發揮活動凝聚人心的作用,將傳統文化與社區治理理念相結合,以文化惠民引領社區發展,不斷推動基層治理工作的縱深發展。
豐富群眾文化活動載體,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慶等時間節點,舉辦“我們的節日”“七一”建黨節、國慶節、中秋節等多姿多彩的文藝文化活動,打通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讓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觸手可及”,更好地凝聚群眾、引導群眾。
提升打造文化惠民品牌,開展接地氣、受歡迎的文化惠民品牌,彰顯區域特色,堅定文化自信。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街區”,開展“富滇杯”藍花楹攝影比賽,廣泛引導群眾參與,讓更多群眾參與到文化惠民服務中來,夯實群眾基礎,社區文化服務惠民更“悅”民。
“社區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與文化支撐有機融合,有效提升社區的文化特質,豐富文化內涵,厚植社區高質量發展底蘊。”蘭茂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黨建引領、文化聚力,不斷增強為民服務內生動力,擦亮“文化蘭茂名片”。
來源:云南日報-云新聞 記者:張雁群
責編:楊芮
編審:周曉雪
終審:周健軍
本文來自【昆明日報-掌上春城】,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