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大比武決賽演講“干貨”之四:以黨建為引領 助力鄉村振興
漢壽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大比武決賽演講“干貨”之四:
以黨建為引領 助力鄉村振興
(崔家橋鎮藺家山村黨總支書記 孫和軍)
聚焦主業抓黨建,形成合力強隊伍
1.常態工作抓經常,村支兩委先帶頭。認真貫徹黨建各項制度,強化黨員教育,切實增強了黨員凝聚力;堅持干部值班制度,做到來訪有人理;堅持分工合作,做到事事有人抓;堅持包片負責,做到組組有人盯;堅持民主理事,做到決策眾人斷,2019年就召開兩委會議21次。
2.后備干部顯厚愛,組織關心盡其才。將21名大中專畢業生、退伍士兵納入后備隊伍,對其進行分類管理,每半年組織一次后備干部活動,并保持了實時聯系。13人積極向組織靠攏成為入黨積極分子,4人發展為中共黨員,1人進入了村干部隊伍,3人成為致富能手。
3.主題教育為主業,狠抓學習補足鈣。黨總支充分利用“學習強國”、紅星網等平臺開展學習,2017年、2018年被縣委組織部評為“紅星網學習先進單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們做到高標準,嚴要求。每人發放了一套書籍,每月開展一次集中學習、上一堂黨課、收集一次學習心得;在檢視問題的過程中注重整改求實效,建立為民辦實事臺帳,截止目前,共整改問題24項,黨員為民辦實事127件。
依托項目準扶貧,著眼惠民聚人心
1.夯實基礎設施。道路硬化實現戶戶通。兩年來,完成組級公路硬化6.7公里,使全村的組級公路硬化全覆蓋。水利設施得到加固,投資78萬元對21口山塘進行維修加固,對4800多米水系進行清淤及溝渠整修。農村電網得到升級,爭取電力部門資金對我村18個組進行了電網升級,新安裝變壓器5臺,新裝輸電線路1萬6千米。
2.突出產業帶動。通過光伏產業、千弘中藥、萬山林農等產業分紅,貧困戶每戶增收近千元;依托富民油茶公司新擴高產油茶種植面積400多畝。
3.落實精準扶貧。藺家山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168人,截止目前已脫貧36戶145人。貧困助學53人次,貧困戶外出務工交通補貼35人次。易地安置6戶,危房改造11戶,預計2020年可實現全部脫貧。
培育文明倡新風,打造和諧促平安
1.文化氛圍漸漸濃厚。成立了藺家山村廣場舞隊,有固定隊員68人,在崔家橋鎮兩屆廣場舞大賽中分獲二、三等獎;成立了軍鼓隊,紅白喜事進行義務演出;在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了圖書室,每月借閱量達50多本次。
2.移風易俗初見成效。成立“移風易俗”理事會,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政策、開展“最美家風”宣傳活動。我村致富組易某結婚采取了摩托隊迎親,黨員劉某喪事堅決不收禮金等,目前我村“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的理念基本實現!
3.綜治陣地關口前移。成立“和事佬”群眾評理會,協助兩委解決民事糾紛達15起;成立村級巡邏隊,每年巡邏200多天,當場發現處理問題37次;添置“雪亮工程”攝像頭10個,為3起交通肇事案件提供了現場依據。2018年被縣評定為無上訪村,真正實現了有事不出村。
整治環境做樣版,建設庭園謀振興
1.庭園建設成規模。采取政府投入一點、群眾自籌一點、鄉賢捐助一點的方式,共投資80多萬元,在319國道長達3.2公里沿線,開展亮化及綠化工程,共鋪設15000多平米草皮,種植1400多棵苗木,成片打造了66座極具風情的秀美庭院。
2.一線兩園成雛形。緊扣319國道生態經濟風光帶的目標,以319國道為界,南邊發展花卉苗木產業,北面發展生態甲魚養殖產業,“一線兩園”雛形初現,花卉苗木種植達500多畝,生態甲魚養殖300多畝,年總產值可達700多萬元。
3.大面保潔成常態。大力推進污水處理,投資23萬元建設微動力污水處理項目,改水改廁243戶。聘請保潔員6名,實現村內主干道保潔全覆蓋。在鎮組織的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排名中,我村排名第一。
4.人人參與成長效。全村黨員積極響應鎮“十百千”競賽活動,成立人居環境整治理事會。指導協調全村衛生整治工作,實行村干部包片、黨員包戶、保潔員包路段;建立衛生獎評機制,每月組織一次衛生評比,并將評比結果進行公示;建立垃圾分揀制度,設立垃圾回收分揀站2個,每戶每年上交60元衛生費,村民將可回收垃圾分揀好,由保潔員按時上門回收,并按收購價格抵扣衛生費。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逐步提高。人居環境工作開展以來,市委書記、縣委書記、縣長等各級領導蒞臨我村考察指導時,對我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接待了山東省嘉祥縣、西洞庭等單位上千人次參觀學習。
[責編:魯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