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荊楚奮進的堅強堡壘(筑牢攻堅的戰斗堡壘)
山因脊而雄,房賴梁而固。
11月4日至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堅強戰斗堡壘。
牢記囑托,勇擔使命。湖北各地以大抓基層、大抓黨建的鮮明導向,縱深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黨建領航,初心永摯。荊楚大地18萬多個基層黨組織、400多萬名黨員,凝聚起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的磅礴力量。
力量沉下去 堡壘強起來
“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2018年,在武漢市青和居社區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民的事無小事,大量工作在基層。
黨建工作難點在基層,亮點也在基層。
“通過力量下沉、資源下沉、服務下沉,完善居民需求清單、惠民項目清單、執行效果清單,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青和居社區黨委副書記張美麗說。
6年多來,以黨建為引領,青和居社區建立“社區黨委—片區黨總支—樓棟黨支部—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打造社區黨委引領,下沉單位、共建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婦女小組、團青小組等多方力量聚合的黨建工作格局。
黨員干部沉下去,基層治理強起來。
武漢市聚焦為基層賦能,接續選派1708名優秀年輕干部到社區實踐鍛煉,累計協調解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新增小區停車位等重難點問題500余個,組織開展志愿服務2100余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緊圍繞抓改革促發展加強黨的建設,提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
近年來,鄂州市深耕基層黨建,筑牢發展根基,在55個城市社區建立小區黨支部637個,在275個村建立黨支部549個,實現33個城市社區市級領導包保全覆蓋、129家市直單位結對包聯重點村99個,選派駐村第一書記7批次626名。
“堅持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鄂州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全力將花湖國際機場打造為國際物流樞紐中心。”鄂州市委書記孫兵表示,將進一步樹牢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著力構建城市五級、農村四級組織框架和工作體系,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
負擔減下去 干勁鼓起來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摘下了40多塊牌匾。老百姓一進來,都說清爽多了!”11月12日,荊門市掇刀區楊灣路社區書記張玲說,清的是“濫掛的牌”,減的是“額外的事”。
今年以來,荊門市從“清牌子”小切口出發,半年來累計清理“濫掛”牌近2.4萬塊,并發布“三張清單”厘清基層工作權責邊界。
“有12項規定動作的履職清單,28項需要上級指導協作的賦能清單,12項不再需要我們完成的負面清單。”張玲說,工作責任明晰了,有更多的精力投在小區服務居民。
持續為基層減負,荊門市是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委社會工作部聯合省委組織部印發了《著力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任務清單》,針對七個方面的20個突出問題,逐項細化工作舉措。
各地結合實際創新探索、出實招,減到“實處”、減出“實效”,推動形成更加濃厚的實干氛圍。
“上級下來檢查的少了,我能騰出更多時間去走村入戶了。”大冶市大箕鋪鎮東角山村黨支部書記曹國強深有感觸。大冶市改變過去“月通報、季考核、年考評”模式,明確每年只開展1次考核,并運用“一套表”、信息化平臺等系統,減少基層臺賬資料報送。
棗陽市完善基層數據庫,同步導入4.8萬條數據。基層干部在填報表格時,平臺能智能填充既有相關歷史數據,快捷高效。
湖北在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實踐中,通過人員下沉、財力下傾、服務下放三項改革,打破了行政組織“條塊分割”的壁壘,為干部擔當作為創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切實保證了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人民群眾成為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服務優起來 民心聚起來
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湖北各級黨組織積極創新設置形式,擴大組織覆蓋面,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從車間工廠到鄉村社區,工會驛站熱鬧非凡,一場場“群團攜手進驛站·服務群眾到一線”系列關愛服務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
針對外賣員、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勞動者群體,湖北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科協、省殘聯、省紅十字會等6家群團組織,堅持“資源共享、陣地共用、活動共辦、服務共融、品牌共創”,共同打造“群團協同”的共建共治共享平臺。
黨建引領“一盤棋”、群策群力“一條心”,不斷鞏固黨對基層治理的領導。
今年以來,湖北團省委堅持黨建引領,聚力打造“愛心托管班”品牌,在暑假開辦愛心托管班3600余個,服務少年兒童超過14萬人次,幫助群眾解決假期子女托管難問題。
“總書記的深切關懷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團省委書記劉治田表示,全省共青團將聚焦青年實際需求,深化資源融合,壯大志愿者隊伍,以實際行動為青年排憂解難。
圍繞不同群體開展針對性服務,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繪就基層治理與社會發展的美好畫卷。
“深刻把握新時代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緊緊把退役軍人凝聚在黨的旗幟下。”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書記、廳長楊愛東表示,將通過進一步改革完善接收安置機制、就業創業機制、志愿服務隊伍建設與管理制度,高質量完成轉業軍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任務,加強“兵支書”“兵教師”“兵隊長”“兵經理”“兵工匠”等的培育選聘,實現退役軍人更高質量就業創業。(本報通訊員 鄂組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