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新時代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
點擊 “宣 講 家 網” 可以訂閱!
基層黨組織建設是一項牽涉面廣、工作量大、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論述,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各方面建設。學習工作中感覺到,當前尤其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用力:
一、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這是第一次以黨的文件形式正式提出這個重要論斷。早在1938年,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明確提出了組織力的概念,并把政治組織力的強弱作為決定中日兩國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加以比較。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力是組織生命力的具體體現。我們說,組織力是一個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是把廣大黨員、群眾和各種社會力量有效組織、凝聚起來,為實現黨的使命任務共同奮斗的能力。組織力不僅僅是組織的內部能力,它是一種獲得追隨者的能力。一個組織,只有使追隨者真誠地集合在自己身邊,并引導他們自覺地沿著指定方向前進時,組織力才能真正產生出來。組織力的大小,從追隨者的多少就能看出來,追隨者越多,那么組織力就越大。我黨強大的組織力,很重要的是體現了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追隨擁護上。
長征中,我黨我軍走一路、打一路、宣傳一路,把革命的種子撒播大半個中國,毛澤東同志形象地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當時,國民黨貴州沿河縣郵政局局長戴德初在給其上司的報告中說:共產黨“標語之多,滿街滿衢,門窗戶壁,書無隙地。人心歸附,如水下傾。”
紅軍“擴紅”時,當時興國全縣23萬人口,就有8萬人參軍參戰,編入主力紅軍的有5萬;川陜蘇區首府所在的通江縣不足23萬人口,有5萬人自發參加紅軍。紅軍到達中甸縣城,歸化寺僧眾及商人、富戶打開倉庫,出售糧食、鹽、糖等物資給紅軍,短短兩天時間,紅軍就籌集糧秣約10萬斤。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的戰略策略,實施動員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線政策,提出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開辟廣大的敵后戰場,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些都體現了我黨我軍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
對于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的大國、一個有著8900多萬黨員的大黨來說,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強弱是影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加強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因素。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是黨在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主要由政治領導力、組織覆蓋力、群眾凝聚力、社會號召力、發展推動力和自我革新力組成。
政治領導力,主要指對黨的政治路線以及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等的準確理解把握及實踐執行能力。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切實加強對黨組織范圍內各領域社會基層組織的政治領導。
組織覆蓋力,主要指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基層社會各領域各群體的能力。要著力形成嚴密完善、堅強有力的組織體系,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充分發揮黨組織作用,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黨的基層組織格局。
群眾凝聚力,主要指基層黨組織深深植根于群眾之中,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能力。要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把群眾凝聚起來,引導群眾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確保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黨員群眾的“主心骨”“定盤星”。
社會號召力,主要指黨組織號召動員人民群眾的能力。要堅持用黨的奮斗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召、激勵、影響群眾,引導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發展推動力,指基層黨組織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基層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科學發展的能力。要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努力。
自我革新力,是基層黨組織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是基層黨組織永葆生機活力、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動力來源。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加強黨內監督,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
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要突出政治功能
政黨本質上是代表特定階級利益的政治組織,有著鮮明的政治綱領、政治路線、政治目標。政治屬性是政黨第一位的屬性,政治功能是第一位的功能。政黨的一切建設、活動、工作,根本上都是為加強政治建設、貫徹政治綱領和實現政治目標服務的。這是政黨與一切普通社會組織的根本區別。離開政治目的的政治活動,政黨就喪失了其作為政黨的本質屬性。只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政黨才能成其為政黨,才能統一全黨意志、凝聚全黨力量、把握正確政治方向,為實現黨的綱領和目標而共同奮斗。
基層黨組織作為構成黨的組織的細胞、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不能混同于一般民間團體、社會組織。同時,基層黨組織在強化政治屬性、發揮政治功能中,還要注意發揮好服務人民群眾的服務功能。中國共產黨既是無產階級政黨,也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長期執政黨。從根本上講,這兩個功能是一致的,服務人民就是最大的政治,發揮政治功能就要更好地服務人民。作為基層黨組織,一定要強化政治意識,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一切建設和工作都要為實現黨的政治目標服務。這是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其他社會組織建設最本質的區別。
革命戰爭年代,黨領導人民奪取政權,黨組織的政治屬性、政治功能得到強化。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由于對社會主要矛盾作出錯誤判斷,致使黨的工作重心出現偏離。受此影響,黨支部圍繞“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政治中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被弱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政治路線,基層黨組織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逐漸強化服務功能,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同時,在有些黨組織中出現了另外一個傾向,忽視政治功能的發揮。如在有的農村、企業和新經濟組織中,片面強調為生產經營服務;在社區中,片面強調為生活服務;在機關事業單位和新社會組織中,片面強調為社會服務,政治屬性淡化,甚至把黨組織混同于一般社會組織,黨支部的政治活動被邊緣化、形式化,甚至庸俗化,基層黨組織出現弱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甚至個別單位政治生態惡化,正氣不彰,邪氣上升,黨的組織形同虛設。因此,必須強化基層黨支部的政治屬性,突出政治功能,從維護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科學定位黨支部功能,體現和復歸黨的政治屬性。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國內外形勢嚴峻復雜,各種風險和挑戰相互疊加,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涌現,改革發展的任務很重,必須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這就要突出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把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看齊,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全黨的核心、黨中央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充分認識紀律嚴明是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的重要保障,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大黨極端重要,必須擔負起執行和維護紀律的責任,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用鐵的紀律從嚴治黨,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個關鍵,堅持同一切違反黨的紀律的行為作斗爭,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嚴肅處理,為黨的建設把好紀律關。堅決防止和糾正自行其是、各自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等行為,以實際行動維護黨中央一錘定音、定于一尊的權威,以強有力的政治領導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貫徹落實。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既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又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途徑。要從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抓起和嚴起,堅持好黨內生活制度,堅持落實好“三會一課”,強化黨性原則,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批評,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共產黨人價值觀,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干事、干干凈凈為官,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
強化對黨員的政治訓練和黨性鍛煉,組織經常參加黨性教育,進行黨性分析,在實踐中自覺接受黨性考驗和政治歷練,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深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牢固樹立權為民賦、權為民用的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永葆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當好人民群眾的公仆;加強政治能力訓練,牢固樹立政治理想,正確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站穩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干在實處、走在前列,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要敢于負起責任、挑起重擔,打頭陣、啃“硬骨頭”、涉險灘,用行動詮釋忠誠、用擔當彰顯信仰。
作者:劉志兵 國防大學中共黨史黨建教研室教授
本文節選自宣講家網獨家文稿 《新時代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