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他們把黨建項目化后(以黨建項目化為抓手)
【編者按】當前,全國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倒計時階段,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突出抓好大扶貧戰略行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這些戰斗在“脫貧前線”的單位、企業、社會組織以及鄉(鎮、街道)黨員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包扶干部,猶如一名名堅強的戰士,用自己的實干、智慧和力量“端”掉了一個又一個貧困的“堡壘”,讓“脫貧勝利的大旗”高高飄揚。銅仁組工推出的《脫貧前線》系列報道,旨在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帶您走進他們的“脫貧戰場”,一并去感受他們的艱辛與付出、成功與喜悅,共同傳遞正能量,攜手同行步小康!
“項目化”黨建助脫貧
——萬山區以”黨組織 “黨建扶貧模式深入推進”民心黨建”工程
銅仁萬山區為深化”黨組織 “黨建扶貧模式,在創新載體、健全機制、強化功能上下功夫,著力將”黨組織 “打造成”強基””連心””惠民”工程,確?;鶎狱h組織”活”起來,深入推進”民心黨建”工程。
將”黨組織 “打造成”強基”工程,組織強起來
為整頓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該區采取”黨組織 整頓指導隊”模式,充分發揮上級黨組織作用,成立8支分別由一名縣級領導、一名組工干部、一名鄉鎮(街道)包村領導、一名掛幫”第一書記”組成的整頓指導隊,指導各自聯系的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開展工作。
各整頓指導隊每周到指導聯系的黨組織工作不少于1天,與黨員、群眾代表、致富帶頭人、鄉土人才等進行交心談心,認真聽取意見建議,深入排查存在的突出問題,剖析軟弱渙散根源,建立了整頓臺賬,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則,幫助制定整改措施。為幫助黃道鄉白屋場村抓好軟弱渙散整頓工作,整頓指導隊將工作分為摸底準備、集中整改、鞏固提高3個階段,通過走訪和座談,摸排出該黨支部存在黨組織班子配備不齊、書記長期缺職、工作不能正常開展、不開展黨組織活動、服務意識差等問題,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幫助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與村干部進行談心談話,掌握個人思想動態,召開”村級黨務村務發布會”,對近三年來的黨支部工作開展情況及村級帳務全面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邀請本村能人商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策略。該支部已于6月底整頓完畢,強化了支部班子力量,村級事務得以正常運轉。
將”黨組織 “打造成”連心”工程,服務實起來
為發揮黨組織在服務群眾中的作用,該區采取”黨組織 連心隊”模式,要求各單位在本單位黨組織的引導下,成立”連心”小分隊,組織黨員干部職工分期分批深入聯系村,幫助所在村打好民生改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工程”三個攻堅戰”,深入聯系戶做好政策宣講、民情家訪、法律咨詢、政策幫扶、扶貧濟困等服務群眾工作。
各”連心”小分隊結合工作實際和脫貧工作目標,重點開展”民情家訪”,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困難,宣傳國家政策,提供法律服務,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為村里發展提供幫助,切實做好惠民事項,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在日常工作開展中,區委組織部在該部黨組織的帶領下,黨員干部職工每周至少走訪1次精準扶貧戶,并及時將工作開展情況向黨組織匯報。在急難險重工作任務中,區審計局黨組織及時組織黨員干部職工加入抗洪隊伍,給聯系村魚塘鄉旗屯村受災群眾送去大米110袋,食用油80桶、方便面30件等物資。
將”黨組織 “打造成”惠民”工程,產業興起來
按照”黨組織管理產業園、產業園促發展”的思路,該區采取”黨組織 產業園”的思路,在產業園建立黨組織,并從產業園中選出產業帶動強、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產業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大黨員的培訓力度,幫助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增強自身致富造血功能,實現產業增產、貧困戶增收目的,走出了一條產業黨組織引領群眾致富增收的路子。
該區九豐農業是高樓坪鄉產業園龍頭企業之一,在黨組織的幫助下,于2015年6月10日成立黨支部,并定期組織企業內黨員、就業人員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職能技術培訓等,促使企業發展活力更足、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一年來,九豐農業由4名黨員職工壯大到12名黨員職工,解決300余人就業,其中61人為精準扶貧對象,帶動周邊新增農家樂15家,實現戶人均增收3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