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融合機制”推動公立醫院黨建與業務高質量發展(醫院黨建業務融合具體實施方案)
李詠霞
黨的二十大黨章修正案中,將醫院增列為“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的基層單位類型。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用高質量黨建工作引領和保障醫療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新要求。
一、公立醫院黨建工作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公立醫院醫療業務工作繁重,普遍存在黨員重業務輕黨建、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現象。部分醫院在改革發展中黨委的主導作用及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突出,沒有將黨建工作納入全面績效考評體系,也沒有建立黨支部參與科室重大事項決策機制。部分黨員干部面對現代醫院管理新形勢有“佛系躺平”心態,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充分,阻礙了公立醫院實現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二、構建“六大融合機制”推動公立醫院黨業深度融合
面對國家加快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著力提升醫院黨建工作質效,以“六大融合機制”推動黨建業務同頻共振,以黨建引領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
(一)黨建融入文化建設,共筑“健康夢”提升引領力。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君子懷德”“國之大者”“仁者愛人”精髓融入黨員教育,將新時代醫者使命和發展愿景根植于黨員內心,使黨員從外化于行的制度約束向內化于心的主動遵守轉變。建立仁術思政課堂,打造形式多樣的文化黨課。組織開展詩詞中的黨史朗誦會、先進榜樣?最美勞模家書誦讀、感動人物事跡報告會等活動,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偉大抗疫精神和救死扶傷的醫學職業精神,大力宣傳身邊榜樣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風,引導黨員著力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務宗旨。以青年演說家、書記講壇、敘事分享等形式多樣的微課堂推進“大醫精誠”“仁心仁術”清廉文化進醫院、進支部、進臨床,推出一批模范共產黨員、醫德標兵、醫德示范科室,遴選一批醫德高尚、醫技精湛的“大醫?名醫”,用先進典型激勵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價值觀,始終堅守“救死扶傷”的醫者初心。
(二)黨建融入醫院治理,把牢“總航舵”提升領導力。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準政治方向,不斷強化黨在醫院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著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抓住深化醫改的新機遇,充分發揮黨委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進醫院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改善醫療服務等重點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以醫院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工作成效。堅持“支部建在科室上”,與內設機構同步構建“協調統一、運行通暢、保障有力”的管理體系。推動黨支部議事規則落地實施,賦予黨支部充分權力參與科室重大問題決策,在業務發展、職稱晉升、評先評優及科室其他重要事務方面擁有話語權,使黨支部的領導不僅僅停留在思想層面,更要落實到實踐層面,將黨建工作成效向學科發展、人才培育、科技創新等領域延伸,提升黨支部政治引導力。
(三)黨建融入績效考評,打造“一張網”提升執行力。構建黨建與業務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的“一張網”聯動機制,將黨建工作納入科室績效考核,并與黨員評先評優相結合,形成“月、季、年”量化考評體系。實施執行力提升工程,對黨委和支部重點工作進行細化分解,運用綜合考評和述職評議等“杠桿作用”,從職責落實、勞動紀律、安全生產、協作溝通、黨風廉政等多方面進行考核,以末位淘汰制肅殺不作為、慢作為的風氣。探索“線上 線下”黨建管理模式,將黨員培訓、資料收集、督查考核、信息共享等功能納入智慧黨建云平臺,對黨支部組織生活開展情況實施動態管理與考評。開展“黨建 管理服務創新”最佳主題黨日競賽活動,以創新推動黨建業務同頻共振,促進黨務與業務能力的雙提升。
(四)黨建融入人才建設,推進“一盤棋”提升服務力。落實黨管干部、黨管人才,黨委全面統籌部署人才干部培育一體化建設體系。實施高層次人才引育工程,健全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機制。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動態管理、科學考評體系,在選拔和使用干部時向優秀年輕黨員骨干傾斜。建立干部成長學校,對黨員的職業發展、晉職晉升、出國研修等提供支持與幫助。遴選優秀年輕黨員干部到國內外一流院校研修,采取學術交流、崗位輪換、掛職鍛煉等方式拓寬視野、拓展思維,提升科學管理能力和綜合協調能力。打造專業化黨務干部隊伍,注重在高層次人才中發展吸納黨員,選拔培養政治業務突出的“雙帶頭人”,注重把年輕的學術骨干、黨建專家納入黨支部書記后備力量,培養專家型黨支部書記,使人才在業務上冒尖、在政治上進步。
(五)黨建融入品牌建設,樹立“一面旗”提升戰斗力。積極培育“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以旗幟示范激發同向同力。堅持學思用貫通打造學習型黨支部,建立黨員干部領學、營造氛圍共學、知行合一促學的“三學聯動”機制。創建黨建書屋,開展書香漂流、清風座談、讀講一本好書等活動,激發黨員參與“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的積極性。創建黨員先鋒崗,劃分黨員責任區,黨員帶頭推出節假日門診、一站式服務,開設老年服務驛站、陽光病房,在優化流程減少患者來回跑、規范診療行為降低醫療費用、改善醫療環境提升就醫感受上下功夫,用心用情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打造無投訴、無事故、無違紀、樹形象、優服務、惠民生的服務型黨支部。建立科技創新團隊和緊急醫學救援隊,充分發揮黨支部在醫療急難險重工作和科技項目攻關中主力軍作用,讓黨支部來領辦要事、大事、難事,激勵黨員干部始終站在攻堅克難的第一線,沖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的最前沿,鍛造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的創新型黨支部。
(六)黨建融入人文建設,架起“連心橋”提升凝聚力。定期開展“黨群心連心”公益行活動,與基層醫療機構聯手打造“黨建 健康”發展共同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建立黨政工青婦網格化思政工作體系,健全黨內激勵、關愛、幫扶機制。黨委定期召開意識形態工作分析會,黨工青婦建立重點對象關注清單,對思想不穩定、家庭困難、身患重疾等黨員職工開展定期走訪慰問和一對一幫扶,提升認同感和歸屬感。完善職工體檢制度、大病救助制度、關心下一代成長制度,開設心理咨詢熱線,組織魅力女性大講堂、文藝晚會、職工運動會等活動,緩解工作壓力,提升職工幸福感。開通書記信箱和黨員留言板,通過書記有約、黨外人士座談會、職代會等方式廣泛征集意見建議,激發職工主人翁意識。落實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定期開展調查研究,推出黨員干部零距離、我與領導面對面等活動,將深入群眾、關愛員工、指導基層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要緊緊圍繞健康發展需求,提高站位,找準結合點,不斷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推動黨建與業務真正由“兩張皮”轉變成“一盤棋”。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資源,不斷凸顯黨的建設對醫院各項事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使黨建引領醫院發展的方向更明確、重點更突出、任務更聚焦,打造“政治生態好、用人導向正、干部作風實、發展環境優”的公立醫院典范。
作者單位: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師范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分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