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家評論:推進社區黨建固本強基工程,夯實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作重要講話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加強企業、農村、機關、事業單位、社區等各領域黨建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边@為推動各個領域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標要求,也為推進社區黨建“固本強基”工程提供了基本遵循。
城市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隨著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城市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深刻變化,如何有效推進社區黨建固本強基工程,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實現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是一個需要用心研究和解決的重要現實課題。
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指引下,各級按照黨中央的部署要求,扎實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城市基層黨組織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各領域黨建日趨融合,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有了進一步創新發展。但也應當看到,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在推進中發展也不平衡,尤其是街道、社區層面,工作弱化、窄化、虛化的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是重形式輕內容。浮于“文化上墻”“活動上表”式的簡單化,滿足于外在淺表性的“雨過地皮濕”,未能有效納入社區管理、融入服務和保證社區建設,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共駐共建”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黨建工作與社區工作存有“兩張皮”、相脫節現象。二是有想法少辦法。理論上都知道社區工作需要“黨建引領”,大面上也強調要“黨建引領”,但在“如何突出政治功能”“把黨的領導融入社區治理各個環節”“把基層黨建內嵌到社區治理結構之中”等基本環節上,尚缺少落地的具體抓手,安于“有想法沒辦法”,在樹立城市基層黨建新理念、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常態上,習慣于被“領著走”“帶著走”,處于“推一推動一動”的被動狀態。三是有活動缺規范。社區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明確、不規范,沒有建立起總體設計、系統推進的運轉機制,不少地方社區黨建工作的成效往往取決于主要領導的重視程度和思想境界,不同程度存在著“各自為戰,工作碎片化”的現象。四是有人員無人才?!爸毓ぷ髀鋵嵼p黨建基礎”“重組織活動輕思想引領”的現象普遍存在,抓社區黨組織建設落地缺少“有心人”“用心人”“明白人”,黨建活動缺骨干、缺創新、缺特色,直接影響了社區黨建活動的吸引力,以及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模范帶頭在社區中的有效發揮。
這就表明,推進社區黨建“固本強基”工程,著力點聚焦在解決社區黨建工作“弱化”、覆蓋“窄化”和落地“虛化”上,要瞄準“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目標,從保證和加強黨對社區領導的基礎工作、基本環節入手,把黨對社區的領導有機貫穿、融入社區的各項建設、治理和發展之中,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重大部署在社區中的有效貫徹執行,努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確保社區工作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不斷提升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抓戰略擺位。要把社區黨建文化定位于城市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社區發展重要議事議程,與社區發展規劃同步謀劃、同步實施,著力研究解決黨建覆蓋“窄”的問題,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把黨的領導融入社區治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把社區黨建內嵌到社區治理結構的路徑和方法之中,履行好街道黨(工)委的主體責任,形成以黨建文化引領社區發展、用社區發展推動黨建創新的“黨建引領”格局。
抓基本規范。要把標準化建設作為社區黨建工作的基本抓手,以擴大黨組織覆蓋和黨的工作覆蓋為著力點,創新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按照“應建盡建、設置規范、調整及時、體制明晰”的要求,應著重抓好“五個基本”。一是搞好基本教育。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義務,規范黨員基本教育,突出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推進黨員日常教育落地,保證社區建設和發展的方向。二是落實基本制度。確保黨章規定的黨的生活制度有效落地、經常性運轉。三是用好基本組織。確保黨支部、黨小組功能良好,共青團、工會等外圍組織緊緊圍繞。同時,適應城市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深刻變化,健全新興領域黨的基層組織,提升工作覆蓋質量。四是建好基本載體。從社區實際出發,建好黨員活動基本場所、基本陣地,提升政治服務承載能力。在發揮好傳統陣地作用的同時,注重運用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積極探索“互聯網 黨建”“智慧黨建”等路徑,打造黨員和群眾的共同園地,鞏固和擴大黨的網上陣地,使基層黨建從現實世界擴展到網絡空間,拓展黨的工作覆蓋面。五是開展好基本活動。將黨的領導和黨員作用的發揮全面貫穿于社區的工作、治理、制度、創新之中,按照基層黨建工作的特殊規律,利用高新互聯網技術優化基層黨建工作的基礎環節,把信息網絡技術融入黨建業務,做到線下與線上、“面對面”與“鍵對鍵”相結合,做實網格黨建,確保網絡發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
通過上述“五個基本”,切實把社區黨建規范起來,把社區各項活動統領起來,體現鮮明的政治屬性,有效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在社區中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抓能力培訓。要按照系統組織、系列培訓、補齊“短板”的方法,每年有計劃、分專題、有重點地進行街道、社區黨務工作能力培訓,按照社區黨組織“不能混同于一般民間團體、社會組織”的基本原則,突出抓好黨支部書記的黨務工作能力、黨員骨干的組織活動能力和黨員干部、各類組織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掌握落實社區黨建、開展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方法,確保社區黨建工作“有人管”“有人問”“有人做”,切實把黨員、群眾組織聯系起來,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
抓達標評比。要以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為牽引,創建一批叫得響、立得住、推得開的基層黨組織示范點,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引領,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同時,將社區黨建納入街道、社區管理與制度考核,有量化工作指標和落地績效要求。年初,列入街道、社區工作整體規劃,開展爭先創優達標活動;年中,實施有針對性的檢查和工作指導,包括經驗性指導;年終,進行達標考核、評比,表彰先進基層黨支部和優秀黨員,并與街道、社區各項獎勵和用人制度掛鉤。以社區治理與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調動社區黨建自我運轉、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者:于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