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案例之三十九:工程思維構建“價值黨建”工作格局(樹立工程思維)
報送單位 / 中建四局黨委
【摘要】中建四局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運用工程思維構建“價值黨建”工作格局,四局黨委堅持問題導向、凝聚改革共識、加強全局統籌、保證措施落實,通過打造接地氣、受歡迎、促發展的黨建,以變革圖強、提質發展為目標,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建四局黨委認真貫徹落實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結合生產經營謀劃黨建活動, 有力推動業務布局調整、帶動關鍵能力提升、助推精品項目創建,改變了依靠規模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轉型為依托高技術、高價值業務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中建四局以變革圖強,提質發展為目標,立足企業實際,創新引用 PDCA 工作法, 將新時代黨建“5 2”工作格局與建筑施工步驟分解相結合,用工程思維構建“接地氣、受歡迎、促發展”的價值黨建, 實現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工程思維抓黨建的由來
2016年 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有企業黨建會上對國企發展指明方向,加強黨的領導,貫徹落實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最根本的要求。從外部看建筑行業競爭日益嚴峻,從內部看精細化管理、標準化管理勢在必行,分析內外部形勢結合四局要求,夯實黨建基礎,高質量黨建成為企業發展的“壓艙石”和“定海神針”。
中建四局黨委一直在探索如何用工程思維加強黨的建設,將黨的建設比作大樓建設,把新時代黨建“5 2”格局比作大樓的分部分項工程。政治建設比作大樓的“主題結構工程”;思想建設比作“土石方工程”;組織建設比作“地基與基礎工程”;作風建設比作“裝飾裝修工程”;紀律建設比作“強弱電”工程;制度建設比作“施工圖紙”;扶貧、統戰、群團工作比作“維護分包商、分供商、農民工權益,加強與社區、村民溝通,營造和諧氛圍”。
工程思維構建價值黨建有兩個最主要特點:一是謀劃清楚,目標明確;二是管理閉環,項項落實。一個樓宇可以拆分成主體結構、土石方、地基、裝修等工程,總體目標和細分任務目標都是非常明確,有圖紙作為規劃的。每一項工程都有過程監督、有結尾驗收,對每項目標任務都有收口,保證每個細節做到位,不留隱患。為真正將工程思維構建價值黨建落實落地,特引用 PDCA 循環管理方法來落實工程思維抓黨建工作。
工程思維構建價值黨建的概述圖
工程思維抓黨建八大步驟
近年來,四局黨委堅持問題導向,圍繞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大膽引入 PDCA 工作法,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用一步步的實際行動構建講政治、接地氣、受歡迎、促發展的“價值黨建”工作體系。
工程思維抓黨建八個步驟分別是找出問題、分析原因、確定主因、制定措施、執行計劃、檢查效果、納入標準、查漏補缺。
第一步,找出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隨著存量時代的來臨, 同質化、價格戰這樣低質量的增長難以為繼,“適者生存” 將會成為未來建筑行業的主旋律。面臨市場急劇變化,四局黨委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四局黨委班子坐不住、等不起,決心通過一場變革,開啟圖強之路。2018 年 6-8 月, 局班子用了 68 天開展了 90 場調研,分析現狀,查找問題。
第二步,分析原因。2018 年 9 月 1 日、2 日,中建四局75 名中層及以上領導干部召開有史以來談論最激烈、剖析最深入的務虛會,把調研發現的 115 個具體問題一一羅列,逐條分析產生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
第三步,確定主因。2018 年 9 月 9 日,推遲了近一個半月召開的半年運營分析會上,黨委書記作了《直面困難,變革圖強,團結一心向前看》的報告,以黨建之力量,吹響了四局“變革圖強、提質發展”的前進號角。凝聚起組織力量,促進四局變革圖強。
第四步,制定措施。圍繞“變革圖強、提質發展”,局黨委出臺四個決定、引入四個咨詢、開展三個治理、制定三個十條,“四個決定”聚焦發展短板,直面管理痛點,從黨建工作到人力資源管理,從市場營銷到目標管理、約束激勵,全方位制定整改措施與提升方法。“四個咨詢”借助外腦智庫,為四局調理經脈,補氣造血。隨著戰略規劃、管理標準化、企業文化和職級薪酬體系的咨詢成果相繼發布,中建四局管理更加規范,航向更加清晰。“三個專項治理”為四局去疾療傷;“三個十條措施”條分縷析,提升效率,為企業的健康運行保駕護航。
第五步,執行計劃。
1. 調整戰略,確立“一主兩翼”的市場布局。結合企業實際完成面向“十四五”的“2 5”戰略規劃,確定了以廣東市場為核心、向東南西南兩翼沿海拓展“三區協同”發展格局。
2. 調整二級單位班子,樹好選人用人“風向標”。全局共組織開展了 10 個批次的競聘,涉及 16 家局屬二級單位領導班子和 10 個局總部有關部門領導崗位,共對 141 個領導崗位進行了公開競聘選拔,樹立了“憑德才、看經歷、重業績、聽公論”的選人用人導向。
3. 調整組織,市場營銷呈現全新局面。2019 年,重組貴州建設公司,孵化建設發展公司,力推市場從“三大”向“三高”轉變,從“游擊戰”向“陣地戰”轉變,從“要我營銷” 向“我要營銷”轉變,從“沒人干”向“爭著干”轉變,從“貴州獨大”向“華南主場”轉變。
4. 調整績考,切實用好“指揮棒”。2019 年,致力于組織與員工崗位的績效考核全覆蓋,首次“以審計確定當期真正創效,以效益決定班子獎罰”;首次將潛虧變明虧,將消化潛虧與當期創效同等對待;首次推進結構化考核,重視指標總量更看重其結構質量。調整項目績效考核方式,重點放在過程評價與兌現上。
在“四個調整”的基礎上,努力激發組織與體系的活力,做到了“五個加強”, 黨建工作、人力資源系統、大生產體系建設、市場網絡與團隊及企業文化得到重建。
一是黨的建設全面加強。體現在人員配置得到規范,資金投入得到保障,黨務培訓扎實開展,黨的“三基建設”進一步夯實,基層員工的滿意度得到提升。
二是人力資源體系建設全面加強。針對人力資源短板與突出矛盾,首開集團先河完成了四局首次人力資源體系梳理并進行全面提升與優化,設計了崗位與職級“雙通道”的晉升路徑:“崗位晉升靠競聘,職級晉升靠評定”。
三是大生產體系建設全面加強。按照戰略發展規劃,從制度建設入手,以戰略咨詢、編制標準化體系為契機,大生產管理體系全面起步,恢復了生產計劃體系,強化了管生產必須管要素的新要求。
四是市場網絡與營銷團隊全面加強。深耕廣東,聚焦大灣區,合同額實現大幅增長;不斷壯大市場營銷隊伍,全局市場專職營銷人員從 170 人增加至 800 余人,通過全員全方
位的 2 次集中輪訓,提高了全局營銷人員的專業素質。企業的競爭優勢逐漸顯露,市場布局實現了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深刻轉變。
五是企業文化建設全面加強。經過 8 個多月的調研訪談、研討、總結提煉,四局新時代的企業文化品格和理念出爐—— “精誠”文化。打造“精銳”之師,推進“精益”管理,塑造“精品”工程,竭力對事業忠誠、對業主致誠、對員工與合作伙伴真誠,以精誠之心,贏得更多精彩。
第六步,檢查效果。通過局、公司兩月一次的黨建雙建月會和一月一次的書記例會來檢查。書記例會、黨建雙月會每次有策劃、有主題、有總結、有點評、有通報。
第七步,納入標準。創建四局“紅色筑標”黨建品牌, 通過紅色力量建造城市地標建筑,把企業打造成為建筑行業的標桿企業,在全國建筑企業的標準規范上做出貢獻。另外,把黨建的做法納入到企業管理標準和管理制度中去。
第八步,查缺補漏。根據檢查的結果提出這一循環尚未解決的問題,分析因質量改進造成的新問題,把它們轉到下一次 PDCA 循環的第一步去。通過 2018-2019 年系列措施, 各項工作有很好的改善。
工程思維抓黨建的四點體會
(一)決策規范、做事規矩
1. 加強民主決策,發揮制度優勢,將每月4 日定為會議日。上午召開黨常會、董事會、班子會,下午召開中心組理論學習、總經理辦公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 負責組織決定和組織分工,杜絕“一言堂”“家長作風”“一把手說了算”的不良風氣。
2. 全面優化制度體系、表單流程與分級分類授權,編寫企業管理標準 1.0 版,形成“工作看制度、做事問標準”的工作氛圍。
(二)領導重視、廣泛動員
一是“2 5”戰略發布后,局黨委組建專業宣講團隊到公司、分公司進行宣貫,領導帶頭以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共同研討、共同交流。二是以黨建雙月會、黨建月度例會為載體, 將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層層傳導壓力。三是舉辦黨建大比武,真正把全局上下發動起來,把局二級單位專職副書記調動起來,讓全體員工記得住、弄得清、內化于心。
(三)對內公平、對外真誠
1. 對職工公平就是幸福,是解決團隊建設和政治生態的重點問題,核心在于企業內部機會平等、出發點公平,營造“提拔靠業績、收入看貢獻”的正確導向。
2. 對外真誠,是解決市場營銷和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對待業主和客戶,服務是第一位,要通過全產業鏈優勢, 實現優質履約。對材料供應商、勞務單位以及農民工,我們要做到尊重對方、不折騰,惠及對方、不含糊。
(四)不斷學習、持續改進
1. 走出去到集團內兄弟單位進行對標學習,通過召開務虛會、座談會等方式,總結過去,檢視自身,集思廣益。
2. 圍繞“三四一化”,儲蓄修煉內功,提高水準,在管理標準 1.0 版試運行半年的基礎上,修訂 1.1 版管理標準。并以局管理標準化1.0 升級與優化為契機,建立起科學、穩定、高效的市場研判與反應機制,導向明確、賞罰分明的約束激勵機制,忠于制度、公私分明的紀律監督機制,從制度上保證陣地戰的戰略安全與戰術執行力。
課題組成員:
易文權(黨委書記、董事長)
關爭永(黨委辦公室副主任)
朱亞樂(黨委辦公室高級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