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永定區:以“三抓三促”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成效(基層黨建三抓一增強)
“我聽說村里要開展環境衛生打掃、看望留守兒童活動,作為村里的一員,這不僅能助力村莊建設,還能獲取積分換取生活物品,‘三抓三促’積分模式真是辦到了我們群眾的心坎上!”氽水溪村民李春梅積分兌換物品后分享喜悅說道。
近年來,張家界市永定區始終把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貫穿基層治理全方位、全過程,創新開展“三抓三促”活動,主動扛起政治責任,貫徹好、落實好重要政治任務,進一步夯實基層治理根基。
抓黨員示范,促基層治理提質。按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思路,完善治理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基層治理同步合拍、同頻共振、同向共進。明確任務,爭做學習宣傳的示范。按照中央、省委的相關文件精神和要求,明確村(社區)“兩委”委員、黨員學習任務。結合“三長制”和“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活動,每名黨員經常性聯系群眾,原則上每月聯系不少于1次,每季度入戶走訪不少于1次,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支持和配合環境衛生、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工作。明確責任,爭做服務群眾的示范。按照“就近就便、結合實際、全面覆蓋、務求實效”的原則,引導黨員帶頭遵紀守法、帶頭民情收集、帶頭移風易俗、帶頭志愿服務、帶頭化解矛盾。扎實開展“服務群眾聯三戶”(信訪戶、拆遷戶、困難戶)活動,聯系黨員力所能及提供服務和幫助。實行“雙報到”黨員將社區(小區)報到服務情況在黨員組織關系所在黨支部的年度組織生活會上主動報告。明確服務,爭做干事創業的示范。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整合資源、創新辦法,找準突破口,持續開展第七輪城市社區“三聯四建”活動,由市區兩級聯系領導和機關單位包聯社區,共同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搭建民情懇談會、周末議事會等議事協商載體,全區6414名在職黨員在社區(小區)“雙報到”,主動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抓網格服務,促基層治理創新。堅持“黨建 網格”服務模式,按照“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服務零距離”工作思路,進一步發揮網格化服務管理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建設標準化網格陣地。建立區鄉村三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劃分網格2391個,打造小區黨群服務站93個、鄰里中心50個、物業管理中心133個。按照“一格一員、黨員示范、干部助力、社會參與、志愿服務”思路,配備網格員2391名、網格指導員838名。搭建黨員積分超市、小區圖書館、長者食堂等一批利民便民服務點,提高為民服務質量。建立高效化運行體系。堅持“平戰”結合,建立區、鄉、村三級網格指揮體系,構建鄉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支部(黨總支部)、網格黨支部三級聯系協商機制,依托區鄉村三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整合“天門清風”微信群平臺和精準疫情防控信息平臺功能,建成“以網格為單元、集轄區內各類信息為一體”的基層社會治理平臺,確保指令以最快的速度從指揮部傳達到每一個網格。實現精細化服務管理。網格員圍繞(基礎信息采集員、法規政策宣傳員、矛盾排查化解員、事件隱患報告員)職責,做好基層服務。依托城市社區“三聯四建”活動,開展黨課、健康、法律、安全、服務、娛樂“六進小區”活動,為居民提供糾紛調解、家電維修、文體娛樂等專業服務。
抓積分管理,促基層治理增效。突出黨建引領,依托湖南省婦聯開發的“湘妹子能量家園”,構建以村(社區)為主要單元、家庭為切入點、積分制為手段、大數據科技為支撐的治理模式,提高黨員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明確積分管理內容。聚焦環境治理、家風文明、互幫互助、創新創業、基層治理等方面,以正向獎勵分為主、反向扣分為輔的積分管理模式,激發黨員群眾在基層治理中活力。明確積分管理操作模式。明確村(社區)為基層治理積分管理的實施主體,村(居)個人和家庭為積分對象。參加對象以戶為單位進行積分,個人積分計入家庭積分,村(居)民通過參加村(社區)發布的活動獲得相應積分,積分細則由各鄉鎮(街道)、村(社區)結合實際經“四議兩公開”后制定。明確積分管理方式。圍繞全區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村(社區)每月開展線下活動1次以上。實行財政保障、基層籌措、社會支持等多渠道建立村(社區)“湘妹子能量家園”線上線下積分兌換超市。目前已有注冊人數13.3萬人,開展活動3312余次,參加活動11.7萬人次,實現總積分447.8萬分。
永定區將以“黨員示范”“網格服務”“積分管理”三大抓手為牽引,以賦權增能、減負增效和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推動基層政治、法治、 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促進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持續鞏固,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顧萬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