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構建立體監督網絡 從嚴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
構建立體監督網絡 從嚴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
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始終堅持嚴的基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決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堅決治理政商勾連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決不姑息。山東省堅定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要求,聚焦健全防范政商“旋轉門”風險常態化機制,強化思想引領、制度建設、機制創新,落細落小落實從嚴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政策規定,構建起行之有效的立體監督網絡。
一、堅持提升站位,扛牢政治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對規范黨政機關干部離職從業、警惕政商“旋轉門”相關風險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山東把從嚴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擺上重要日程,嚴查黨政機關干部離職違規從業,警惕政商“旋轉門”風險,從源頭預防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
集體研究謀劃。堅持將貫徹落實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工作,納入全省組織工作重點任務、省委組織部部務會研究重要事項,集體研究決策、系統謀劃推進。2021年以來,山東省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召集會議專題研究,持續制定和完善落實中央組織部有關部署安排的有效舉措。市、縣各級組織部門采取召開部務會、部長辦公會等形式,及時傳達落實中央組織部有關要求。
統一部署推進。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推進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工作,首先要以領導干部為重點,提升站位,統一認識,解決主管部門防范監管政治敏感性不強、認識不統一、重視不夠等問題。山東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部署協調會等形式,向各級組織部門、業務主管單位的主要領導、分管負責同志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政商“旋轉門”、干部離職從業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強化政治站位、部署安排有關工作。2021年以來,先后多次召開16市黨委組織部分管負責同志、省直有關部門分管領導參加的相關部署會議和推進會議。
強化壓力傳導。工作任務確定后,關鍵是一以貫之抓落實。一方面通過組工干部大講堂、公務員政策業務專題培訓、重點政策解讀等方式,分層次、有計劃地組織各級組工干部系統學習、交流研討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等有關政策要求,吃透精神、領會實質。另一方面克服疫情影響,采取視頻會議、云直播等方式開展專題培訓和工作部署,將有關要求直接傳達到縣級組織人事部門,確保壓力傳導全覆蓋、無遺漏,切實將政策執行剛性要求轉化為各級組工干部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二、聚焦從嚴監管,構建完善制度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山東緊盯從業范圍限定、規范審核審批、全程跟蹤管理等重點環節存在的難點問題,從健全完善配套政策入手,構建“2 2 N”的從業限制執行制度體系,為實現有效監管奠定堅實制度基礎。
強化規范引領。黨中央高度重視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工作,先后制定公務員法、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等1部法律、4個規范性文件,對做好相關工作提出了基本遵循。山東反復研讀、吃透有關文件精神,認為結合實際將法律法規中的原則性規定轉化為本地區具體規范和工作安排極為重要。山東省委組織部先后牽頭制定印發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限制的具體工作舉措等2個規范性文件,有效將中央“1 4”文件規定要求轉化為做好山東工作的具體規范,成為引領各級各部門落實中央要求、開展規范管理的標準指南。
補齊政策短板。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限制規定是指導界定違規從業的政策依據,實際操作中還存在標準不夠細化、范圍不易把握等問題。山東著力抓好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限制清單和限制從業的重點企業名單等2張清單(名單)的編制,幫助各級機關進一步明確限制從業的邊界,提升規定要求的精準性、可操作性。與省委編辦共同研究,明確具有行業監管、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司法等職能的單位范圍,要求有關單位必須依據職能明晰從業限制清單。每年根據情況變化,對兩張清單(名單)進行動態調整。去年12月底,省市縣三級全面完成清單(名單)的制定備案工作。
延伸管理鏈條。公務員所在單位是做好辭去公職人員管理的第一關口環節。山東將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納入公務員管理全鏈條,結合指導推進機關內部人事制度建設,進一步嚴明辭去公職工作內部管理要求,指導各級結合實際及時開展相關制度梳理,制定完善機關內部公務員辭去公職審批工作規范、從業限制期內主動報告、辭去公職人員請托記錄報告等多項制度,及時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短板弱項,打通政策貫徹執行的“最后一公里”。
三、完善工作機制,抓實聯動協作
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工作涉及多部門管理,必須堅持系統推進、部門協同協作,形成工作合力,打出“組合拳”。山東創新建立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協調合作機制,構建齊抓共管、各司其職工作格局,著力解決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工作監管責任主體不清、信息溝通不暢、聯動查處不及時等問題,發揮了多部門聯動協同攻堅合力。
建立健全有效機制。構建由組織、紀委監委、網信、保密、發改、工信、人社、市場監管、通信管理等9家組成的協調合作機制,協同負責全省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政策規定的學習貫徹、措施研究、問題解決、監督查處等工作,搭建形成創新規范推動工作開展的有效載體和聯動平臺。工作之初,為有效推進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核查工作開展,省委組織部會同省人社廳和市場監管部門建立起從業行為核查協調配合工作機制,并探索制定運行規則保障工作有效開展。隨著工作深入開展,逐步摸索,在總結核查機制運行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根據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的有關新任務新要求,將原有機制從功能單一的核查協作機制拓展為全領域全流程全覆蓋的規范管理協調合作機制,主要成員從原來的組織、人社、市場監管3家拓展為現在的9家,實現了從單一核查到全面協同推進工作的轉變。
完善運行規則。堅持深化細化工作規范,注重將各單位協同開展工作的經驗做法、共識共為落實到統一的制度規范中,保障協調合作機制長效、常態化運行。山東在全國率先制定印發協調合作機制運行規則,明確協調合作機制總體工作職責、成員單位各自任務分工,確定實行定期會商、日常聯絡、事前審查、集中核查、協調查處、保密管理、輿情處置等7項制度。截至2022年9月,省市縣三級均建立起協調合作機制并制定運行規則,形成了組織部門牽頭、主管部門參與、分級負責、協同協作的立體化監管運行體系。
織密監督網絡。將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納入巡視巡察、公務員法律法規監督檢查、選人用人專項檢查范圍,綜合運用干部監督、信訪舉報等成果,及時掌握相關人員從業情況,織密綜合監督網絡,堵塞政商“旋轉門”、“逃逸式”辭職監督漏洞。2021年以來,對市級巡察中發現的5名辭職法官從業限制期內違規從事律師職業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糾正。
四、深化防治結合,落細各項舉措
堅持將嚴的標準和要求,貫穿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工作全過程,強化事前預防、事中審批、事后查處效果,既突出制度執行規范性、權威性,又堅持創新方式、方法,以求解優解思維推動工作要求全方位落實。
創新開展宣傳提醒。實行有效的雙向告知制度,一方面,利用各級組織工作宣傳載體平臺開設專欄,以一圖讀懂、政策解讀、知識問答等方式加強宣傳引導,使廣大公務員熟知掌握有關政策,形成對違規行為的結果預判,達到預防警示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向企業發放電子明白紙等方式,在“企業開辦‘一窗通’系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設置信息提醒彈窗,在開展市場主體注冊、年報報送等工作時進行提醒,填補相關業務平臺政策宣傳空白。
嚴格審批“三必談三必查”。堅持“誰審批誰負責”,壓實主體責任,所在單位在批準公務員辭去公職前要與本人談話,必談辭去公職原因、必談從業去向、必談不得違反的從業限制規定;征求紀檢監察、保密、市場監管等部門意見,必查相關人員違規違紀情況、必查履行保密職責、必查市場主體登記信息等情況。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派出機構督促所在單位落實談心談話等措施,并按照要求列席談話、監督辭職審核審批全過程。
深化聯動查處。堅持本人申報、單位認定、集中核查內容“三統一”,會同人社、市場監管、原所在單位對相關人員從業單位、崗位、具體負責業務等進行逐一核實。針對現階段存在的主動申報不及時、信息不實等問題,著手與人社、市場監管部門協商,建立信息變更及時推送機制,實現實時跟蹤比對。將違規從業、企業違規聘用行為納入重點監測范圍,對經提醒糾正拒不改正的,明確納入個人信用記錄、信用中國(山東)網站等,情節嚴重的綜合運用組織處理、違法違紀懲處等措施嚴肅追究責任。2021年以來,先后兩次對全省2017年以來辭去公職和現階段處在從業限制期的公務員開展認定核查2300余人次,對報告不實的104人進行了談話提醒。
來源:《黨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