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舉措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
近年來,陸良以黨建為引領,持續優化網格體系,完善網格運行機制,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初具規模。
建強組織體系
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
創新“黨建 網格化”工作,推動網格設置、人員配備、待遇保障、責任落實、實體運行、評比考核“六個到位”。科學構建“三級網格”。全縣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劃分11個“一級網格”,以村(社區)為單位劃分148個“二級網格”,以村(居)民小組、小區、街巷為單位劃分2439個“三級網格”,農村以10—30戶、小區以樓棟、單元為基數劃分10812個“網格單元”,以工貿企業、商務樓宇、商圈市場、機關企事業等為單位劃分277個“專屬網格”,實現了“網格化全覆蓋、服務管理無縫隙”。精準配備網格員。全縣共配備鄉鎮(街道)、村(社區)和村(居)民小組三級網格長1832名、專兼職網格員6113名。鄉鎮(街道)一級網格,由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總網格長,鄉鎮(街道)長(辦事處主任)和政法委員擔任副總網格長;村(社區)二級網格,由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網格長,副主任或者副書記擔任副網格長;在村(居民)小組,由小組長或者黨支部書記擔任三級網格長。陸良縣三級網格以“一專一兼”(1名專責網格員和1名兼職網格員)模式為主,“1 N X”(1民民警,N民輔警,X名社會志愿者)模式為輔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專責網格員由村(居)民小組組長或黨支部書記或村(社區)委員擔任,兼職網格員從網格內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村民代表、農村優秀青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政治覺悟高、威信高、熱心為轄區居民服務的人士等人員中推選,由村(社區)“三委”認真研究確定后報鄉鎮(街道)黨(工)委審批備案。建設網格黨小組。按照網格黨建全覆蓋的要求,積極推動網格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將黨組織覆蓋到網格上、黨員力量匯聚到網格上。對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網格,單獨成立黨支部;對正式黨員不足3名的網格,采用就近就便與鄰近網格成立聯合黨支部;對黨組織關系不在網格,但在網格內有固定居住地的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鼓勵通過轉接組織關系推動成立黨組織。對黨員人數較多的網格黨組織,可根據業緣、志緣、趣緣等建立若干個功能黨小組。對暫不具備條件成立黨組織的網格,由鄉鎮(街道)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或確定至少1名村(社區)黨員干部聯系指導開展黨的工作。
凝聚各方力量
激活基層治理“全盤棋”
各級網格在黨組織領導下開展工作,嚴格落實“四個一”重要舉措,聯系服務“包網到事、包格到人”。懸掛一張網格公示圖。分級制定網格公示圖,注明網格編碼、網格長和專(兼)職網格員姓名、服務群眾數量、群眾家庭信息、地址分布等基本內容,在顯著位置安置網格分布圖。擬定一份職責清單。印發了《陸良縣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任務清單(試行)》,明確了各級網格及縣網格聯動部門的工作職責和管理權限等,其中明確了網格工作主要職責是信息采集維護、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律宣傳、矛盾排查化解、為民服務代辦、社會治安巡防、城鄉治理協管、特殊人群服務、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自網格化管理實行以來,各級網格成功化解民事糾紛、信訪隱患2100余件。完善一本工作臺賬。各級網格全部建立“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臺賬,將全縣22.63余萬戶居民家庭基本情況錄入綜治“9 X”信息平臺,納入村(社區)網格戶情臺賬,及時記錄走訪排查、代辦服務、解決問題等工作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檔案資料完善、信息管理規范。健全一套工作規范。為實現三個“轉變”即:實現由“坐等上門”變為“主動上門”服務;實現由“單一辦事”向“協同辦事”轉變;由“分散資源”向“整合資源”轉變,印發了《陸良縣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運行機制(試行)》,要求網格聯動部門和網格要及時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做好信息收集上報和問題處理反饋,做到“六必清五必到四必報”即: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轄區設施清、隱患矛盾清、群眾服務需求清、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清,發生突發事件、鄰里糾紛、家庭重大變故、發現安全隱患、群眾有訴求第一時間必到,發生突發事件、發現不安全隱患、不穩定因素、出現上訪第一時間必報。1—4月,全縣網格員上報工作日志1238篇,上報各類信息374件,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86件,努力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完善考評體系
提升履職盡責“凝聚力”
建立“日抽查、周排名、月通報、季評比、年考核”工作機制,客觀公正、科學合理地評定網格工作情況,樹立創先爭優、獎優罰劣的工作導向。規范網格員的選配條件。按照“誰使用、誰選配、誰管理”的原則,明確鄉鎮(街道)、村(社區)為網格員管理主體,負責做好網格員日常管理、教育、培訓、考核等工作,縣社會治理中心(綜治中心)為監管主體,負責做好統籌協調、督查督辦、完善制度、考核問責等工作。規范網格員教育培訓。縣社會治理中心(綜治中心)和有關職能部門不定期組織網格員開展培訓,鄉鎮(街道)社會治理中心(綜治中心)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集中培訓,村(社區)社會治理中心(綜治中心)每月至少開展一次集中學習。培訓采取專題輔導、以會代訓、經驗交流、案例研討、情景模擬等多種形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規范網格員考核獎懲。實行村(社區)、鄉鎮(街道)和縣社會治理中心(綜治中心)三級考核,考核采取日常考核、月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計劃由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按照200—300元/月/人的標準作為專責網格員的績效考核;年度考核結果為優秀的,可參與“金牌網格員”“銀牌網格員”“銅牌網格員”“優秀網格員”的評選和推薦;專責網格員一年內累計兩個月考核不合格或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辭退。2022年度,陸良縣開展了“優秀網格員”評比活動,推薦了一批特別優秀的網格員上報縣委、縣政府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