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深推進基層黨建“五基三化”行動(黨建五基建設)
黨的執政根基在基層,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在基層。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強調,要以補齊短板弱項、增強整體效能為靶向,持續做好強基固本工作。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以加強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和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為主要內容,接續開展“五基三化”攻堅年、提升年、深化年行動,取得明顯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去年12月視察廣西時,對以社區為基本單元,堅持黨建引領聚合力、服務為本促發展的做法表示肯定,給我們以巨大鼓舞和鞭策。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和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著一年干,縱深推進基層黨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動,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深化抓黨建促高質量發展,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在壯美廣西建設中打主攻當先鋒。緊緊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和新時代的硬道理夯實打牢基層基礎工作。旗幟鮮明學方略、謀創新、抓落實。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把黨建融入重大戰略、重大任務、重大項目建設全過程,深入開展服務壯大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行動,抓實一線建功,深化拓展立足崗位作貢獻行動,在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和西部陸海新通道、自由貿易試驗區、平陸運河等建設一線開展設崗定責、推行承諾踐諾,引領推動廣大黨員奮勇爭先、挺膺擔當。深化產業鏈供應鏈黨建聯建。聚焦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產業鏈供應鏈黨建聯建。實施國有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黨建賦能專項行動,強化產學研單位、上下游企業、國企民企黨建共建聯建,以黨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強鏈補鏈延鏈,推動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優勢產業、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建立跨區域、跨領域、跨行業等多種類型黨建聯盟,優化整合資源、破除協同壁壘、凝聚各方力量,為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抓好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著眼新趨勢、新業態、新模式,完善新興領域黨建工作體制機制,深入開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集中攻堅,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把各方面力量匯聚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來。
深化抓黨建促民族團結,著力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建工作的主線,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進民族團結,鞏固發展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強化思想引領。實施新一輪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五年規劃,牢牢把握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這個首要政治任務,深入推進黨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持續實施“新時代基層干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培訓計劃,夯實打牢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共同富裕幸福家園、守望相助和諧家園、宜居康壽美麗家園、邊疆穩定平安家園的思想基礎。壯大先鋒力量。建強民族團結紅色戰斗堡壘,通過扎實的基層建設、有效的惠民服務、豐富的黨群活動,營造各族人民一家親的濃厚氛圍。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發展黨員政治審查的重要內容,把在維護民族團結、推動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分子發展成黨員,壯大民族團結的紅色力量。筑牢紅色防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住守好祖國“南大門”的殷切囑托,著眼夯實我國西南中南安全屏障的組織根基,深入實施邊境地區黨建“強基固邊”行動,深化“邊境黨旗紅”行動和“邊疆先鋒行”活動,開展“國門”黨建示范創建,做深做實邊境地區“抓書記、書記抓”的興邊富民責任制,唱響“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的主旋律,把千里邊境線打造成為興邊富民、守邊固邊的紅色防線,不斷鞏固提升邊民富、邊關美、邊疆穩、邊防固的良好局面。
深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繁榮振興。履行好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政治責任,以組織振興、人才振興引領推動鄉村振興。堅持組織強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強化縣級黨委抓鄉促村責任,全面落實加強鄉鎮黨委建設的若干措施,大力提升軟弱渙散(后進)黨組織,鞏固自然村黨支部達標創優。深入推進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鄉創建行動,鞏固深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星級化管理,健全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分類管理體系,持續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突出人才興村。深入開展鄉鎮黨政正職全覆蓋培訓,保持鄉鎮領導班子任期內相對穩定,不斷加強鄉村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辦好優秀村干部在職大中專學歷教育,實施農村黨員進黨校培訓行動,管好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全面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儲備三年行動,充分發揮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和科技特派團(員)作用,強化鄉村振興智力支持。推動產業富村。深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抓好新一輪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組織實施,鞏固提升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工作,加強集體“三資”監督管理,抓好集體經濟收益分配,充分發揮集體經濟引領強村富民作用。
深化抓黨建促社會治理,助力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切實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著力破解“小馬拉大車”問題。健全完善自治區區市縣三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構建統一領導、各方協同、有序推進的工作格局。抓好權責清單試點工作,推動建立規范的鄉鎮(街道)權責清單制度體系。推廣“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做法,賦予鄉鎮(街道)黨(工)委統籌協調和考核督辦等權限,規范村(社區)組織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切實“為車減負、為馬賦能”。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完善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機制,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活動,推行“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模式,辦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實事和公共事務。建立健全網格黨組織,深化“黨建 網格 大數據”治理模式,推動“多網合一”,引導黨員干部下沉網格參與基層治理,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著力攻堅“兩個覆蓋”質量提升難題。推進黨建共建聯建,推動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健全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制。健全完善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持續推進業主委員會組建、物業服務覆蓋及黨的組織覆蓋攻堅行動,不斷提升“兩個覆蓋”質量,激活社會治理體系的基層細胞,以黨建引領各方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生動局面。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