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智慧黨建”設標尺,永州市政協用“小積分”激發黨員履職“大活力”
在永州,“智慧政協”已經是每一個政協人的“老朋友”了。這個于2019年12月正式上線的一體化平臺,包含遠程協商、社情民意、微建議等多個應用系統,不僅全方位、全流程涵蓋了本市政協工作,還部分實現了與省級政協云數據的互聯和與市級層面政務數據的互通。
2020年以來,永州市政協持續創新,開始積極推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并納入到“智慧政協”建設范圍中,率先建立“智慧黨建”信息化平臺管理模式。“量化積分 智慧黨建”,將會賦予黨建哪些新的活力?
“靠行動積分,憑數據說話。”永州市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王小波認為,量化積分能轉化為黨員提升進步的動力,智慧黨建則可以轉變為學習工作的“助推器”。
每季度通報,每年度評定
讓“量化積分”成為黨員行動的標尺
“黨員量化積分管理”的積分從何而來?據悉,目前積分采取“智慧政協”平臺自動統計和黨支部據實錄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平臺對黨員參加“三會一課”、專題學習、主題黨日活動,按時繳納黨費,開展志愿服務,立足崗位履職等設定相應分值,而對理論文章受到媒體刊載、職能工作受到上級表彰、服務群眾工作受到社會表揚等實行加分。
通過對照自學計劃查學習內容落實、對照黨日活動簽名查到會率、對照支部手冊查交流發言、對照個人提供資料查履職盡責和發揮作用等情況,也會評出每個黨員的積分,讓黨員從評分中明短板、找差距、強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管理模式,會在每季度通報點評一次季度綜合積分情況,評出“季度黨員積分之星”;并會以一年為一個周期,分析黨員加減分數據,評定黨員綜合素質和進步空間。從日常到季度再到年度,既能營造黨員之間創先爭優的氛圍,也方便接受黨員群眾監督,更能給出黨員明確的進步方向。
在王小波看來,“量化積分 智慧黨建”突出了操作性、時效性、公開性和激勵性,“用積分記錄黨員變化、衡量黨員作用、評定黨員優劣,能促使黨員肩上有責、爭先有標、行為有尺,用行動為‘積分’充值,用‘小積分’激發黨員履職‘大活力’。”
結合“智慧政協”,堅持黨建為民
讓“智慧黨建”有精度,也不失溫度
有了明確的積分和評定標準,再依托于“智慧政協”這樣信息化的平臺,毫無疑問將會使“黨員量化積分管理”變得更加精確、高效和透明,從而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由系統通過算法對黨建工作進行分析,顯示當前積分;通過統計分析,還可以進行各維度的信息畫像,進行可視化展示,以數據對黨組織和黨員進行評分。同時,“智慧黨建”也打通了政協云,黨組織和黨員信息,黨建活動的發起、通知、報名、簽到以及活動的審批、資料均會上傳至政協云。黨員可在線查看積分,更多人可以在線了解永州市政協的黨建工作開展情況。
當然,“智慧黨建”不僅僅在于“智慧”。如今,永州市正在積極建設“湖南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實踐基地”,創新各項工作,不斷推進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如何通過“量化積分”,使“智慧黨建”中的“黨建”也“沉下去”,同樣有文章可做。
當前,該系統已經將黨員積極參與貧困村結對幫扶,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文明勸導,義務獻血或其他社會公益活動列入進“基礎分”。這既是堅持黨建為民思想的體現,也具有引導黨員走進基層、走進群眾的現實意義。
據王小波透露,永州市政協下一步還將繼續豐富和完善評價標準,提升組織管理智能化,完善黨員政治畫像,從而更好規范黨員行為,加強黨員管理,以此推進政協機關黨建工作全面發展、提質增效。
文 | 《文史博覽.人物》記者 廖宇虹
通訊員 | 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