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鎮)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2篇)(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范文)
篇1:鄉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方案
為順利推進全域美麗建設工作,結合鎮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堅持規劃先行,全面惠及。根據各村實際,科學編制符合村莊特色的規劃,發揮規劃的引領和主導作用,做到無規劃不設計,無設計不審批,無審批不建設。
(二)堅持以點帶面,分類實施。根據各村能力,優先實施公路、庫區沿線村村班子團結、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再由公路、庫區沿線村向邊遠村延伸,先易后難,因地制宜分類實施,確保實施一個成功一個。
(三)堅持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積極對上爭引,多渠道籌措資金,對移民資金、第一書記單位幫扶資金、在外能人自籌等資金進行整合,形成項目資金合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四)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共謀共建共享。
(五)堅持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制定科學的考核制度,對各村實行動態管理,確保良好成果保持。著眼未來發展,解決各村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支撐問題,促進全域美麗工作后勁足,有保障。
二、主要目標任務
(一)開展村莊規劃編制,優化總體空間布局。聘請有經驗、負責任的規劃設計部門,深入各村實地調查,摸透村情,充分挖掘各村歷史文化、旅游等元素,杜絕千村一面,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和重復性建設,作出既彰顯該村特色,又兼具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的村莊規劃。規劃要注重以點帶面,因地制宜分區域建設,形成多元化片區和村莊。同時,在有限、可承受的資金幅度下,對片區規劃設計、項目管理、建設標準等提出一般性統一要求。
(二)統籌垃圾源頭治理和公共環境整治力度,促進村容村貌提升。一是實施垃圾分類,推進垃圾總量減量。以規模養殖場為重點,以建立種養循環發展機制為核心,逐步實現畜禽糞污就近就地綜合利用;以收集、利用等環節為重點,堅持因地制宜、農用優先、就地就近原則,推動農作物秸稈全量利用;以回收、處理等環節為重點,提升廢舊農膜及農藥包裝廢棄物再利用水平;探索建筑垃圾等用于村內道路、入戶路、景觀等建設,就地就近消納。二是加大“三清一改”(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力度。突出盲區和死角,全面清理整治殘垣斷壁,由村內向屋內庭院、村莊周邊拓展,一并整治。三是加強農村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三線”維護梳理工作,推動線路整齊有序治理。
(三)加強改廁運營維護,鞏固改廁成果。建立健全農廁規范升級及后續管護機制,因村施策,提升維修和清運服務水平,鞏固改廁成果。推進無害化公共廁所的布點、建設,今年建設公廁10個,對已建成的公廁確定專人負責清理,確保日常衛生。
(四)堅持建管并重,打造優質水生態系統。一是因地制宜,采取污水管網統一處理、聯村聯戶集中處理、單戶分散處理等模式,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建設鎮駐地污水處理站一處,推進個村供排水一體化建設項目。同時,探索建立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二是加強黑臭水體治理。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和群眾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為重點,全面摸排底數,建立治理臺賬,明確治理順序,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水體凈化等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基本消除大面積黑臭水體。三是持續推進河湖長巡河、巡湖規范化制度化,按照“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確定河湖管理保護和治理任務,在巡查工作中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或上報,已經整改的問題舉一反三,形成長效機制,確保河道安全。
(五)實施綠化美化工程,構建生態新格局。以國道、路、路、路和窄改款道路等主干道為軸線,以沿線村莊為重點,選擇適宜本地氣候特點的海棠、竹子等苗木品種,對道路、汪塘堤壩等進行綠化美化,連點成線,打造具有特色的美麗風景線,同時。以提升品位為目標,對鎮分界處和特色村標志,精心設計,精品建設,使其各具特色,和諧美觀。
(六)突出特色亮點,分類打造。綜合考慮各村現狀區位、村莊規模、服務功能、建設形態等因素,將全鎮村莊分為、B、三類,分類實施,數量上中間大兩頭小。如類村個,即,著眼于整體和細節的統一,打造提升成為精品工程;類村個,為地處偏遠和基礎條件較差的村,側重于一般性標準建設;剩余村莊為B類村,為具有一定基礎條件的村,側重于基礎設施完善、村容村貌提升,因地制宜、成片打造、突出特點。
(七)挖掘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立足農業資源優勢,大力扶持特色富民產業,加強對黃煙、中藥材、果蔬大棚等產業的提質增效,加大對老粗布、桑葉茶、煎餅等資源的挖掘開發力度,打造產業培育型美麗鄉村。同時,鼓勵各村整合本村資源,盤活利用村集體空閑農房、宅基地和其他村集體資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
(八)開展鄉風文明行動,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明確村民維護公共衛生責任,實行“四包”,即“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包庭院”,同時將人居環境整治、生活習慣等事項納入村規民約,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深入開展“美麗家庭”、環境衛生紅黑榜、“好婆婆”“好兒媳”評選和廣場舞大賽、乒乓球比賽等各類活動,積極培育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提高農民群眾維護村莊環境的主人翁意識。
(九)探索完善長效機制,推動城鎮精致化管理常態化。對各沿街商戶、鎮直部門、企業落實門前“三包”政策,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評選黨員示范戶,并進行授牌。同時,定期對鎮直各部門進行抽查評議,督促各單位加強內外環境整治維護,確保日常管理責任和措施落到實處。加強對護林員、水管員等公益性崗位人員日常管理使用,聯合工商、派出所等鎮直各部門工作力量,對店外經營、車輛亂停放、違規張貼廣告等行為予以查糾,推動鎮駐地精致化管理常態化。
三、推進措施
(一)進行分析研判。由農業農村工作線牽頭,各管區包聯領導及管區主任具體指導各管區各村開展工作。根據各村實際,分析研判各村發展思路、工作重點、村集體經濟發展脈絡,研判情況由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集中收集審核,為分類分步實施全域美麗工作奠定基礎。
(二)完善規劃設計。按照全鎮“一軸、三帶、一核心”的總體發展思路,根據研判情況,指導各村完成村莊建設和發展規劃,將產業發展方向、建房規劃、集體經濟發展等同步規劃、同步落實。
(三)提升業務能力。通過邀請專家培訓、外出學習等方式,側重特色產業挖掘、村容村貌改善等內容,提升鎮村干部全域美麗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加強考評調度。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每月召開專題工作會議,每季度召開一次專題調度會,及時了解進度、調度工作。各部門和各村要將美麗鄉村全域創建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和中心任務來抓,納入村級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村級班子和鎮村干部的績效考核。
(五)黨建引領,群眾參與。立足村發展實際,探索推行產業鏈上建支部等做法,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開展“美麗家庭”評比等活動,強化利益引導、宣傳教育、執法檢查,引導村民增強主人翁意識,鞏固提升人居環境整治、庭院美化等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成立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管區主任、相關部門站所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統籌推進全域美麗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農村工作線。各責任人、責任部門和各村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強力推進。
(二)資金保障。建立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投入機制,引導工商企業、在外能人支持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用足用好上級相關部門的幫扶政策,主動溝通對接,對項目資源進行整合,集中資金管理使用,最大程度發揮資金效益。
(三)考核保障。建立工作督查制度,由鎮紀委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工作線)牽頭,組織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對成效突出的部門站所和行政村予以通報表揚,并對相關村以獎代補,對未完成工作任務的視實際情況予以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責任。
(四)宣傳保障。充分利用廣播、標語、和群等形式開展宣傳,同時將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等內容納入黨員教育培訓體系,使其認識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意義,激發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到全域美麗建設工作中。積極發現全域美麗工作過程中的典型和亮點,拍攝微視頻、上報稿件,多渠道宣傳鎮全域美麗工作成果,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篇2:
為深入學習貫徹思想和黨的大精神,圍繞委、政府《支持鎮高質量發展意見》和打造“特色產業強鎮、通道物流重鎮、生態科創新鎮、文化旅游大鎮、平安文明優鎮”的總體要求,按照“黨建引領、生態為基、產業為底、文化內嵌、景觀再造”的具體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時代要求、切合實際、人民群眾認可的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之路。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思想為指導,順應鄉村振興戰略新要求,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依托現有資源,著力建設以村為核心,重點圍繞村文化長廊、易地搬遷安置點、中部產業園,打造10公里的綠色生態觀光帶,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不斷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推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二、具體內容
依托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和黨建文化廣場、鄉村記憶館、黨員示范林等資源,打造以“體驗脫貧路,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黨性教育實踐基地,近一步體驗脫貧攻堅工作的歷程,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激發干事創業的擔當熱情,堅定攻堅克難的信心決心。計劃投資萬元,目前已到位資金萬元,主要建設以下內容:
1.在村易地搬遷安置點黨建文化廣場設立“黨建文化”“黨風廉政”“精神文明”為主導的黨建宣傳彩繪,通過圖片展示、噴繪寫真、實體塑像等,營造濃厚的黨建氛圍。
資金預算:萬元。
2.在村建設文化長廊,新建文化長廊**米(主要以黨建元素為主),材料以水泥柱和樹脂瓦進行改造,鋪設文化磚200平方米,在學校周圍墻體噴繪100米(主要以教育元素為主),新村址至舊村址沿線墻體繪*0米(主要以鄉村振興等元素為主)。
資金預算:萬元。
*.在路口—村沿途進行綠化。一是在路口-鎮區1公里路段,栽植旱柳、金葉榆、側柏、刺柏等綠化樹種;二是在—路段1公里路段,栽植旱柳、金葉榆;三是在路口—村部分區域栽植四季玫瑰、紫葉稠李等觀賞樹木及花卉。
資金預算:萬元。
*.在路口—村沿途設立環衛設施。一是聯戶收集設施。為每戶配備1個垃圾桶,對產生的生活垃圾定期轉運到集中收集區域,集中拉運、集中清理。二是區域集中設施。在長期形成的一些固定的垃圾堆放點建立垃圾臺,將垃圾集中在垃圾臺后定時定點集中清理。三是轉運處理設施。按照“因地制宜、分區域處理”原則,為村、村、村配置環衛設施,定時定點進行拉運。
資金預算:萬元。
*.按照“財政獎補+農戶自籌”相結合的方式,在村、村打造美麗庭院*0戶。一是實施庭院美化。對沿線庭院進行立面改造和風貌改造,使其整體外貌整潔規整、亮點突出。對庭院內外、房前屋后進行綠化美化。對庭院進行凈化,清理庭院內外積存垃圾和多年不用的雜物,鋪設排水管道,解決生活污水。二是實施居室靚化。對居室進行整體設計裝修,客廳、臥室、廚房、廁所“四分開”,改水、改灶、改廁、改圈“四改造”,通風透氣,健康宜居。三是實施文明家風培育。深入開展家庭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系列家庭文明創建活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讓健康向上的現代文明理念深入農村千家萬戶。
資金預算:萬元。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鎮上成立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領導同志任組長、副組長,其他黨政班子成員及中心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黨政綜合辦,負責日常工作。堅決把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作為重要工程,明確目標、明確任務、明確人員、明確責任,全面落實各項工作措施,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明確責任分工,協調推進。由機關保障專責組牽頭組織、協調、指導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辦、執法專責組負責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編制、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林業辦負責公路沿線綠化和村莊綠化;黨建辦負責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充分激發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內生動力,把加強基層黨建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動力引擎;民政辦負責指導村規民約的制定和完善;黨政辦負責督促、統籌協調工作。
(三)突出村級主體責任,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村級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村民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主力軍,也是最大的直接受益者。村級應主動承擔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責任,要樹立積極向上的村風民風,充分發揮鄉賢獨特作用,制定完善的村規民約并抓好落實。村民要積極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村級黨組織、婦聯、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隊等群團組織要積極行動,共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四)深入廣泛宣傳,形成濃厚氛圍。鎮村要廣泛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充分挖掘和激發群眾建設美麗家園的自發性和積極性,及時發現、宣傳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涌現出的的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形成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