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陜縣新場鎮:黨建引領“三策驅動”讓村集體“家底”更厚實
今年以來,寧陜縣新場鎮為扎實推進農村“三變”改革,鞏固推行“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工作機制成果,本著“消除薄弱村、壯大一般村”的思路,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持續推進村級集體產業發展壯大,在保持傳統養蜂和中藥材產業優勢的基礎上,繼續培育壯大同心獼猴桃,新場冷水魚、梅花鹿、羊肚菌、蜂蜜、生豬,花石食用菌、生態黑豬壯大主導產業,全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提升。
條抓塊統,蹚出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新路徑。鎮黨委把集體經濟發展重責抓在手、扛在肩,統籌推進。制定《新場鎮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分階段明確發展任務和政策措施。開展村級資源、資產、資金“三資”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進一步健全“主體清晰、程序合法、內容規范、執行有序、監管嚴格”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管理制度,鞏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確保管好用好集體資源、資產、資金,切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合法權益,確保集體資產不流失、農民利益不受損,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群眾持續增收,為消除薄弱村攻堅戰打好堅實基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分析研判,防止集體經濟發展方向走偏。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目標,結合災后重建工作,按照“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原則,搶抓涉農資金項目實施機遇,有序實施新場村產業園區水毀道路恢復重建項目,著力推動新場鎮社區工廠車間改造項目、花石食用菌河堤續建項目、榮興花石養殖專業合作社豬場擴建提升項目、同心村獼猴桃后續管護項目、福興梅花鹿園區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新場村綠化項目落實落地,預計今年3個村集體經濟收益在去年收益基礎上實現翻一番。
聚合提質,打出集體經濟多元增收組合拳。充分發揮黨組織優勢,積極探索“黨支部 ”發展模式,多途徑、多方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各村黨組織立足實際,結合村級資源資產情況,牽頭成立村集體所有的企業、公司或者農民專業合作社,選定產業發展項目。同心村按照“黨支部 公司 農戶”的運營模式,成立了同心村皇冠峪獼猴桃產業有限公司,采取政府投入、集體出資、企業帶動、合作社經營、貧困戶入股的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花石村建成規模40萬袋的食用菌園區一個,同時與新場村實現“村村聯”,由支部統一組織輸出勞動力,食用菌基地通過技術培訓,讓參與園區工作的農戶掌握了食用菌培育及管理技術,實現了本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務工的愿望;新場村利用社區工廠建立標準化農副產品加工廠,創建“新場優珍”品牌,拓寬銷售渠道,提高產品附加值。
建章立制,保障集體經濟高效發展見實效。加大產業技術培訓和指導,完善村集體經濟組織章程、財務管理、收益分配、監督審計等配套制度,鎮黨委實行“建立了“五個一”工作法,即一周一例會,一周一清單,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報,一周一差錯登記,對因主觀原因造成的工作貽誤作為重要考核依據,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村干部評優評先掛鉤,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情況,作為支部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對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兩委”干部予以表彰獎勵,不斷凝集全鎮上下發展集體經濟的強大合力。
作者:王剛
編輯:王晨偉
責編:鄭黎波
主編:姚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