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經開區蟠龍鎮:黨建引領探路 叩響“幸福之門”(贛州市經開區蟠龍鎮)
中國青年網南昌7月19日電(周巍 劉海鋒)7月17日,完成近兩個小時的垃圾清掃,“綠馬甲”志愿者徐利明擦拭了下汗水,很是愜意地回到社區服務中心乘涼。至此,他在社區參加志愿服務的時長,剛好達到500個小時。
徐利明,是贛州經開區蟠龍鎮西城廣場社區黨支部的普通黨員,是社區“五彩”志愿服務隊綠色環保服務隊的隊長。在他的帶動下,不少熱心居民參與到志愿服務中,社區的環境衛生較以前大有改觀。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位黨員一面旗幟。2018年以來,蟠龍鎮立足實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高村“兩委”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讓基層黨組織成為聯系群眾、服務百姓的暖心之家。
西城廣場社區的黨員志愿者正在清掃綠化帶內的垃圾。 劉海鋒 攝
陣地建設“加磁”
日前,蟠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走進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聆聽駐村第一書記劉俊江關于就業扶貧政策的介紹。借助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文字、音視頻相結合的ppt課件,貧困戶直觀了解、掌握了相關政策。
過去一年,蟠龍鎮扎實推進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夯實基層組織戰斗堡壘,有效提升黨支部的輻射、帶動能力。2018年蟠龍鎮投入16.5萬元,用于加強11個村(社區)黨支部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0余萬元用于改善蟠龍村、章甫村軟硬件設施。依托全新黨建活動陣地,蟠龍村、章甫村開展就業培訓、“清潔家園”、“扶德扶志”主題活動41次,輻射、帶動群眾3000余人次。此外,今年預計投入50萬元,在蟠龍鎮建設西城廣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項目建成后,“十分鐘為民服務圈”將初步形成。
機制創新“加碼”
2018年9月,為主動融入中心城區一體化,贛州經開區亟須打通濱江“斷頭路”。該項目涉及章江水輪泵家屬樓10戶12套國有土地房屋。在征遷過程中,蟠龍鎮項目工作組的黨員干部攻堅克難、迎難而上,在資金到位后的22天時間里,迅速完成協議簽訂、騰空拆除,有效保障了重點項目如期開工。
實現黨的建設與項目建設的互動雙贏,是蟠龍鎮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機制的重要成果。西城廣場社區探索建立“五色”志愿服務制度,增強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引領帶動作;蟠龍村率先推出“移動紅色課堂”新模式,將黨課“流動”到榕樹下、祠堂邊,開到有困難的黨員家門口;機制創新,結下發展碩果。目前,該鎮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均在10萬元以上,今年總收入有望突破1600萬元,力爭比去年增長10%。此外,車頭村、河壩村已初步擬定閑置留用地開發建設方案,完成后將讓該鎮村集體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蟠龍鎮各村(居)支部書記和黨建專干正在學習章甫村黨建工作做法。 劉海鋒 攝
人才鍛造“加勁”
“今年我們黨支部組織生活會、‘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都比以往更規范,黨員參與積極性也更高了,這得益于鎮里經常性選派一些黨建骨干來我們這指導。”說起河壩村近年來的變化,黨支部書記王德亮深有感觸。
2018年,由于班子基礎業務不扎實、服務意識不強,河壩村被認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翻身仗”正是從那時打起。為推動河壩村黨支部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蟠龍鎮通過理論授課、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圍繞黨建業務、脫貧攻堅、村集體經濟等方面為村“兩委”班子“充電”。
很快,改變有目共睹。2018年11月,河壩村公有產權衛生計生服務室提升改造完成,至今已服務群眾1800余人次。2018年12月,扶貧車間投入運營,11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得到解決。日前,9.4萬余平方米商住用地開發提上日程,建設方案初具雛形,預計建成后將大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近年來,蟠龍鎮結合“黨建引領暖民心”文藝匯演、“學講話 悟初心 踐行動”主題黨日、“七一”紅色教育基地學習實踐等活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如今,蟠龍鎮黨員干部宗旨意識和理想信念得到強化,黨建引領共建共治、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硬漢男星被曝出軌后又拒降8750萬片酬?來“中國網”(CIIC_China)官方微信,搜更多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