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歙縣斗山社區:抓好“三個引領”,擦亮黨建品牌(社區黨建引領特色品牌一)
近年來,黃山市歙縣徽城鎮斗山社區黨總支緊緊依托社區厚重的徽州歷史文化,有效發揮黨員在文物保護、文化傳播、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引領作用,不斷創新活動載體,積極打造“徽韻斗山”特色黨建品牌,豐富社區功能定位,提升居民服務質量。
一是引領黨員做古建文物的守護者。古建文物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是歷史的見證者,歙縣是文物大縣,僅斗山社區就有保護性古建文物56處。在品牌創建過程中,社區黨總支組織黨員成立“家園守護者”專項志愿隊伍,結合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承諾等工作,組織黨員深入開展防火防盜防災等方面的宣傳,定期對轄區古建文物進行安全巡查,在春節等節假日期間開展夜間巡邏打更,為居民提供線路檢修等服務。根據就近原則,安排黨員對古建文物進行包保管理,在“楊家大院”等景點設立黨員服務崗,為游客提供手機充電、開水紙巾等便利服務,義務清掃景點衛生,定期檢查消防器材,落實古建文物安全監測報告制度,協調、督促有關單位和產權人對古建筑進行修復,確保了社區古建文物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二是引領黨員做地域文化的傳播者。斗山古街區是明清時期徽商的聚居地,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社區黨總支在動員黨員群眾學習傳承徽文化的同時,通過文藝活動、微博、攝影等多種宣傳方式,弘揚傳播徽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徽州、認識斗山。組建成立“徽韻斗山藝術團”等多支以黨員為骨干力量的社區文藝團隊,聘請汪昭松等黨員擔任社區“文化宣講員”,組織他們走進居民小區、留守兒童學校、景區景點、公園場館等場所,開展文藝演出,教唱傳統戲曲,舉辦“傳承家風,弘揚美德”、“中華小課堂”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將徽文化元素貫穿其中,做到寓教于樂,廣為傳播。結合中國傳統節日和徽州民俗文化,開展“春回古巷暖,筆墨有芬芳”、“端午話鄉愁,最憶是徽州”、“情暖七夕,浪漫金婚”、“重陽意高遠,茱萸映清秋”等一些參與度高的徽州民俗文化活動,深受好評和喜愛。
三是引領黨員做產業發展的助推者。社區黨總支緊緊圍繞古城保護與發展大局,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重點工作,要求黨員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深入宣傳執行《歙縣徽州古城保護條例》,配合做好煙花爆竹禁燃、車輛禁限行、“藍色屋面”整治、全域環境整治等工作,積極開展“同飲一江水,保護母親河”等環境整治活動,努力保持古城藍天白云、碧水青山、粉墻黛瓦的良好風貌。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由于社區整體環境較好,吸引了“尋燕閣”養生館、“夢里徽州”民宿、斗山書局、汪福號茶鋪、八友書畫社、方見塵書畫博物館等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在斗山街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社區黨總支聯合商鋪共同開展“書茗相伴,詩意中秋”讀書會等文化活動,通過黨員議事會,積極協調處理客商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場所租賃、房產收儲、矛盾糾紛等各類問題,不斷優化經營環境,助推斗山街區文化產業圈的形成。
來源:歙縣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