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超級鏈接人” 點燃“紅色引擎”,區委社會工作部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推動產業集群企業與大學城高校開展產學研項目合作近200個,建立共享實驗室、設備平臺近50個,產業集群企業建立見習實訓基地57家,開展企業進高校專場招聘會300余場,服務駐松高校大學生就業、實習1200余人次……在松江區,黨建引領下的產教融合正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一段時間以來,區委社會工作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統籌協調優勢,聚焦區域內重點產業、重大任務和緊缺人才需求,依托松江大學城智慧資源優勢,積極發揮黨建“超級鏈接人”作用,圍繞不同生命周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創新、科研、人才”等裉節問題,扎實推動校企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切實把“施工圖”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實景畫”。
針對企業技術需求與高??蒲谐晒D化“對接難”、人才培養與產業升級“適配難”等痛點,區委社會工作部整合區域內百余家重點企業、2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資源,牽頭舉辦學習交流會、要素對接會、產業發展趨勢片區論壇、政策宣講會等,推動各產業集群黨組織與駐松高校、科研院所等聯合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技術研發中心、專家顧問團等。
以人工智能產業為例,松江區人工智能產業集群黨委分別與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黨委簽訂黨建聯建協議,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八山瓍^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有效發揮產業集群黨建優勢,在推動科技攻關、技術革新、深化產業鏈合作對接等方面強化資源整合,為集群內的上下游企業合作牽線搭橋。”松江區人工智能產業集群黨委書記、科大智能黨支部書記李蓓介紹,依托黨建共建的東風,松江區人工智能產業集群企業保隆科技已與東華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企業定期收集各業務單元校企合作課題,委托給高校,尋求“項目化”合作路徑,三年來合作項目共計8個,均取得良好成果。
去年,上海派斯林公司、昇視唯盛公司分別與工技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機器人研究所達成了MES制造執行系統、智能焊接等方面的項目合作。“機器人所與昇視唯盛公司設立智能焊接聯合實驗室,開展校企合作研發及人才培養?!鄙虾9こ碳夹g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張華表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及市大型構件智能制造機器人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已經成為松江區機器人技術研發及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與基地。
眼下,松江正在深化松江大學城科創源建設,推動科研平臺開放共享和高校科研成果轉化落地。聚焦“企業主導”這一核心,區委社會工作部創新建立起了“企業出題、高校答題”的常態化互動發展機制?!霸摍C制通俗來說,就是由企業提出正面臨的技術難題,再由高校提供高素質技術人才進行研究解答。”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區內已涌現出57個校企共建的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以新材料產業為例,在區委社會工作部的推動下,鶴城科技公司聯合東華大學等高校探索推進“產學研探討例會”機制,共同推動“2萬噸/年再生聚醚項目”順利實施,在國內首創廢棄聚氨酯制品回收再利用,并成功轉化為產業鏈,企業研發成本降低近兩成。
值得一提的是,區委社會工作部正持續深化黨建“組織力”轉化為產教“融合力”。區委社會工作部積極推動各集群黨組織建立把創新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推動企業發展、團結引領群眾先鋒力量的“雙向培養”機制。目前,我區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專家服務中心等,建立“師徒帶教”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立“黨員創新工作室”“黨員科技創新先鋒團隊”40余個。
文字:李夢頎
圖片:區委社工部提供
編輯:桂可欣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