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賦能,非遺“活”在當下火在基層(在黨建引領上下功夫)
來源:【草原云】
“以前都是在電視里看剪紙、拓印,現在社區邀請專業的老師來指導制作漆扇、布貼畫等,大家在親手體驗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咱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3月5日,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新華西路辦事處通道北街富邦小區的王珍梅阿姨高興地說。
體驗拓印。(資料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道北街社區黨委創新打造“黨建引領凝心、民族團結同心、基層治理用心”的“三心融合”黨建品牌,找到非遺與黨員群眾日常生活的連接點,不斷提振轄區黨員群眾文化自信,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
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資料圖)
“非遺體驗活動的舉辦,讓更多的居民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凝聚起社區大家庭的向心力,同時還為黨組織與居民之間搭建了溝通的橋梁,進一步拉近黨群關系,讓黨組織在社區工作中更具號召力。” 社區黨委書記張娜告訴記者,社區采取“一室多用、資源共享”原則,常態化開展非遺體驗活動,建立“紅石榴非遺屋”,設立非遺展覽區,讓黨員群眾在家門口就能逛民俗文化集市、品味文化盛宴。
非遺作品展示。(資料圖)
社區黨委聯合呼和浩特市文化藝術研究院、轄區社會組織精心策劃剪紙、拓印、漆扇、泥塑、金箔畫等非遺手工制作與體驗課程,累計惠及轄區黨員群眾500余人次,讓非遺“活”在當下火在基層。
內蒙古日報·草原云記者:宋爽
本文來自【草原云】,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