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縣:黨建賦能 為基層“小馬”添動力(安徽泗縣黨建賦能為基層小馬添動力)
近年來,安徽省宿州市泗縣積極強化基層黨建引領,發揮基層黨建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不斷暢通基層治理運轉機制、強化治理力量配置,賦能基層減負和治理效能提升,使基層治理增添新活力、煥發新氣象,為破解“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打下良好基礎。
一網統攬 提升運轉效力
“制約基層辦事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網格管理不統一,一些人同時負責不同片區的不同事項,工作需要來回跑,浪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多網合一后,理順了同一片區網格員的工作職能,不僅更好安排任務,也更方便管理考核。”該縣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周甜甜表示。
為推動網格治理高效運轉,該縣積極優化網格架構,以黨建網格為基礎,對綜治、社保、鄉村振興等多網格進行優化整合,將黨組織服務力量和服務觸角延伸至各領域,實現“多網合一”“一員多能”,形成黨建統領下治理工作“一盤棋”的格局。同時明確“村(社區)包保干部 黨組織書記 網格員(樓棟長) 黨員中心戶”四級網格責任體系,通過上墻公示、線上發布等方式公示網格員姓名、職責、聯系方式,為群眾辦事、解決訴求提供方便。當前,全縣1822名專職網格員成為基層治理一線主力軍。
結對聯建 增強共治合力
日前,該縣虹城街道上海商貿城小區的文化廣場上,一場以“拉進‘鄰’距離 共筑和諧小區”為主題的“圍樓夜話”活動拉開帷幕,在北關社區黨總支召集下,駐點單位工作人員、社區“兩委”成員、物業公司代表、小區樓棟長、居民代表們圍坐在一起,大家就近期小區管理中遇到的問題紛紛發表意見,相關工作人員一邊傾聽,一邊認真做好記錄,并及時予以承諾。活動結束,社區志愿者們還向居民宣傳小飾品手工制作勞動培訓課程,及50項民生實事內容,架起社區干群、鄰里之間的“連心橋”。
該縣積極推進“機關 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在全縣3家街道成立“大工委”、20家社區成立“大黨委”,實現自然資源、審計、司法、婦聯、紅十字會等多家單位200余名機關干部、服務資源下沉社區網格,助力社區治理。常態化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以“9421”社區便民服務日為載體,先后組織4000余名在職黨員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精準供給群眾日常需求、解決各類問題訴求。此外,該縣通過搭建“社區大黨委 小區黨支部 物業企業 業委會”四位一體“紅色小區”治理平臺,創新以小區為陣地的“圍樓夜話”群眾協商議事模式,進一步延伸聯建鏈條、密切黨群聯系,形成群策群力、共議共治的良好格局,凝聚多方力量、打通難點堵點。
建強隊伍 培優基層人力
該縣屏山鎮老山村自上線“社會治理一體化”小程序后,推廣使用、線上運行、后臺管理、數據統計、三方維護等一系列工作,都由村里一批年輕人負責。
“積分制線上管理和愛心超市運營包含了大量專業性的業務,村里年齡較大的干部都無暇顧及,近兩年招考的年輕后備干部學習能力強、工作上手快,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條。”該村黨組織書記趙善樂表示。
該縣積極選優培育基層干部隊伍,增強基層干事創業內生能力,通過社會招考、人員下沉、本土選育等方式壯大扎根一線、服務治理隊伍,強化基層治理能力。今年來,該縣公開招考村級后備干部103名,在能力突出、作風優秀、發展能力強的基層黨員干部中摸排243名村書記后備人選,著力打造一支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的“先鋒隊”。同步做好第九輪選派工作,推動203名選派干部下沉鄉村振興和治理工作一線,為基層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同時,通過“旗牌星”聯動,按照“以旗定星、以星定酬”原則優化村級干部考評,進一步提升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徐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