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邊壩縣:細細“微服務” 滿滿歸屬感(昌都邊壩縣城)
春風拂綠,萬物復蘇。隨著天氣轉暖,昌都市邊壩縣草卡鎮桑卡社區生機勃勃。
草卡鎮桑卡社區是由邊壩縣10個鄉鎮易地搬遷戶和回遷戶組成的新建制社區。一直以來,社區人員流動性大、結構復雜,加之基礎工作薄弱,導致管理難度大,群眾的歸屬感不強。
這些問題不僅讓社區缺乏活力,也嚴重制約了社區的發展。
為此,駐村工作隊聯合社區“兩委”班子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堅持“黨建 物業”的管理理念,探索推行“社區黨支部 社區群團組織 物業工作人員”的管理新模式,成立桑卡社區共建共治物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同時,采取“社區門面租金 集體經濟補充”方式為物業運營提供支撐保障,在居民“零物業費”的基礎上,吸收招納社區能人賢才,組成物業管理服務隊伍。
有了啟動資金和服務隊伍,社區管理逐漸步入正軌。
為滿足群眾多元化訴求,提升群眾滿意指數,今年以來,桑卡社區黨支部推行“物業服務例會”制度,規定每月對優化物業管理工作進行分析研判,每季度開展“物業服務之星”評選活動,通過“以會代訓 榜樣評選”,進一步提升物業管理人員服務水平和能力素質。
現在,在社區黨支部和物業管理隊伍的組織下,桑卡社區經常開展“微治理微服務”等志愿活動,整治環境衛生、維護公共設施設備、維修水電等,確保社區群眾生活舒心。
截至目前,桑卡社區科學規劃機動車停車位90個、摩托車停車位180個,整治“五堆十亂”175處、違規建筑120平方米,維修公共設施設備35處,解決居民水管爆裂問題270余處,清理水電箱雜物45處,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免費上門服務120余次……這些數不清的民生小事也讓群眾感受到了真切的“民生溫度”。
為打造和美社區,桑卡社區還建立了由社區網格管理人員、護村隊和物業管理人員組成的“管理網”,實現社區精細化綜合管理,盡量第一時間發現并化解社區苗頭隱患問題,調解鄰里糾紛,真正做到“小事居民治、大事物業辦、難事社區商”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同時,結合“黨建 文旅”發展模式,桑卡社區建成集“主題廣場 居史館 文化長廊 微笑墻”為一體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文化基地,并建成2個“愛心驛站”,為游客提供臨時休息、取暖納涼、手機充電、答疑解惑、飲水供應等10余項服務。目前,桑卡社區已成為熱門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如今,在桑卡社區廣大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下,社區環境越來越“靚”,居民生活越來越美,治理水平實現大提升,群眾的歸屬感更強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奔頭也越來越足。(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