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縣太慈鎮六零圩村:執黨建之筆,繪就“三農”畫卷(望江縣太慈鎮書記是誰)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日前,安慶市作協8名會員走進望江縣太慈鎮六零圩村開展采風活動,了解到特色產業種養讓群眾走上致富路,體驗了“清潔望江縣”行動所帶來的鄉村變化,所到之處,都能感受到村民們積極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
六零圩村,源于1960年圍圩而建,地處太慈鎮東北面,濱臨武昌湖,與郭河圩、青農圩隔河相望,與永興圩毗連,屬于平原圩區,土壤肥沃,盛產糧、棉、油和水產等,是望江縣九大萬畝圩口之一,可耕總面積1.8萬畝,其中水田1.17萬畝,旱地0.6萬畝,總人口4126人,59個村民組,1016戶。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每年汛期,武昌湖水居高不下,外洪內澇曾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飽受水患之苦,因而,居民流動大,棄耕拋荒現象嚴重,村級組織成了拋荒閑置土地的納稅主體。近二十年來,特別是近幾年,村“兩委”一班人“鳳凰涅槃”實現了華麗轉身。
2021年11月,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產生,徐海兵任黨總支書記,在“兩委”會上,他提出“強化黨建引領,激發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產業,提升幸福指數”的總體工作思路,把抓班子建設放在首位,建立和落實村“兩委”議事規則。通過村民理事會加強監督,嚴格執行“一事一議”、大額開支集體研究等民主管理制度,對村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和重大事項及時定期公開,切實做到民主管理、依法治村。
六零圩系萬畝大圩,圩區的管理首先是“治水”。沈沖節制閘和新河口閘是寶塔河下游的樞紐,是連接華陽河水系和皖河水系的唯一通道,對扎實做好寶塔河綜合治理和江湖連通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現如今,對河流治理既要考慮社會效益,又要考慮生態可持續性。近兩年,該村利用項目工程和村自籌資金,動用了10多臺挖機,分別對五九河、東西河、楊林河、高排溝渠、聯合溝渠、月子埂溝渠等五大河道進行全面清淤,拓寬和清理溝渠達15000多米,受益耕地超8000畝。有效形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防災系統。
村黨總支把發展經濟作為村級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當地豐富的水資源,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廣“稻蝦連作”實現一田雙收新“豐”景。
來自浙江的螃蟹養殖大戶,充分利用本地優質水源,大力發展生態養殖,一口口養殖池塘縱橫交錯,張牙舞爪的青蟹從蟹籠里撈出,“爬”上市民的餐桌。
“中廣核望江縣涼灣200兆光瓦光伏發電”項目落戶該村,將太陽能與現代化養殖相融合,形成上面發電、下面養殖,2000畝“漁光互補”項目投產后,每年村集體將增收40萬元。
隨著“荷瑞藕業”公司進駐該村,成為優質蓮藕集“種、產、銷、收購與加工”為一體的龍頭企業,年加工達到10余萬畝,通過蓮藕初加工,不但帶動了村民種植蓮藕的積極性,一舉解決了蓮藕銷售難價格低的難題,還同時帶動了周邊村的蓮藕種植,讓他們也得到了實惠,同時,每天為本地村民提供50多個就業固定崗位,旺季時達到每天100多人,人均年收入達5萬余元。
六零圩是望江縣重要的優質糧、棉、油生產基地之一,每年金秋時節,廣袤的大地仿佛被涂上了一層金黃的色彩,黃豆、高粱、水稻相繼成熟。稻谷低垂,高粱搖曳,豆莢排序有列。田野里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一臺臺大型收割機在田間同時作業,收割、脫粒,一氣呵成,一幅熱火朝天的景象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秋收畫卷。
和美鄉村建設,離不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同發展,為此,六零圩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村民組長,發揮全體村民作用,結合當下“清潔望江”行動,集中一個月時間,對村內交通沿線、屋場、房前屋后、田間地頭、溝渠塘堰等重點區域全覆蓋,徹底治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等影響人居環境的突出問題。經過一個月的治理,村莊干凈、整潔,有序,村民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得到了提升。(朱潤茍 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