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樓:“黨建+網格” 實現基層治理“零距離”(黨建引領基層網格化治理實施方案)
大小新聞客戶端訊(通訊員 陳奕霖)今年以來,福山區門樓街道衛城潤景社區黨總支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網格精細化管理為基礎,依托社區黨群服務站,因地制宜打造紅色“網格驛站”,延伸社區服務居民的觸角,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網格 載體”——推動社區服務全面化
衛城潤景社區北歐公園小區有居民1866戶、2655人,為充分發揮網格作用、豐富居民生活方式,衛城潤景社區黨總支打造“網格鄰里匯”特色網格品牌,建設集關愛幫扶、書籍共享、鄰里互助于一體的“網格驛站”,包含網格講堂、急救驛站、圖書角、心愿墻、兒童娛樂等11個功能區。它不僅是居民生活的便民服務站,是快遞員、外賣小哥、巡邏民警等一線人員的休息場所和心靈驛站,同時還是轄區治理問題收集站、疑難問題政策咨詢站、黨員活動站,真正實現群眾問題控在社區,解決在網格。
“網格 生活”——推動社區服務精細化
由于社區居民存在“人生地不熟,鄰居不認識”問題,為快速“升溫”鄰里關系,網格驛站先后開展“鄰里節”睦鄰集市、廚藝大比拼、獻禮母親節、端午節包粽子、助力社區果農等活動10余場,參與居民3000余人次。社區網格主動出擊,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聯動公安、司法、教育、物業、水電氣暖、醫療服務等職能部門,定期開展網格服務,上半年,現場答疑解惑、上門維修服務等350余次,切實幫助老百姓解決身邊的“麻煩事”。
“網格 需求”——推動社區服務具體化
衛城潤景社區黨總支將網格心愿墻與政務服務工作相結合,通過群眾“點單”、社區“派單”、網格員“接單”模式,充分發揮網格講堂民主議事作用,為群眾解決了在小區門口開通306路公交車雙向站點、扶貧幫困、增設路燈等實際問題30余件。設立紅十字會急救功能區,配備AED體外除顫儀、應急救護一體機等物品,極大提高社區應急能力。增設兒童娛樂以及閱讀區,主動與新華書店協調,豐富故事書、益智游戲繪本等書籍1700余套。創新提出“玩具共享”互動模式,培養兒童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
一直以來,門樓街道衛城潤景社區始終堅持立足網格化工作,發揮“網格 N”模式,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將以“小網格”煥發社區治理“新活力”,服務“大民生”,凸顯“大擔當”。
責編 權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