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共建,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新路徑(黨建與生產經營如何深度融合)
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主體,與各行各業都有緊密聯系,國有企業黨組織如何在聯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黨建共建是一個有效抓手。兩個或多個沒有隸屬關系的黨組織之間通過產品服務、產業鏈條的延伸,搭建黨建共建平臺,共同開展黨建工作,是一項新的實踐和探索。本文以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黨委(以下簡稱四公司黨委)實施的黨建共建活動為例,對國有建筑企業發展中的基層黨建工建模式進行分析論述,為創新國有企業黨建推動生產經營工作提供借鑒經驗。
文/刁湘俊 朱文剛
四公司承建的杭州灣大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安排,明確要求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要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中交二航局四公司黨委按照新時代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要求,大力推進黨建共建活動,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生產管理共促、業務難題共克、和諧環境共治、廉潔教育共學,促進了產品服務單位與業務客戶單位互利雙贏、發展共贏,突破了制約工程項目順利推進的瓶頸,補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短板,增強了基層黨建活力,助推了企業黨建質量大幅度提升。
黨建共建活動開展背景及作用
目前,四公司黨委所屬44個基層黨支部471名黨員,分散在全國10省市、自治區,各基層黨支部具有分散性、一次性特點,黨員流動性大,各基層黨支部遠離公司本部,有些位于偏遠地區,黨建資源相對匱乏,不同程度存在開展黨的活動形式單一、方式單調、黨味不濃、與中心工作結合不緊等問題。為有效解決“最后一公里”、避免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采取有效途徑把黨建工作融入到生產經營第一線,經過調研,四公司黨委提出在黨委和基層支部層面,開展黨建共建活動。
黨建共建是兩個或多個沒有隸屬關系的黨組織,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注重實效的原則,通過共建活動平臺、分享優質資源、交流工作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等途徑,充分發揮黨員先進性,形成工作合力,實現黨的建設與施工生產良性互動,達到推動發展、服務生產、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目標要求。黨建共建活動,把單個黨組織自拉自唱“獨角戲”變為多個黨組織相互配合的集體“大合唱”。
實施黨建共建,推動黨建工作創新
四公司黨委在2020年工作報告中指出,黨建工作要橫向拓寬,縱向加深。黨委層面要實現產業鏈共建,基層支部層面,要大力開展企地共建,依托上下游產業鏈和業務聯系緊密的優勢,以黨建共建為抓手,實現黨組織優勢互補、相互融合,強化溝通協調和業務聯動,推動各基層項目和諧健康發展。
基于優質資源共享的企業“共建”。2016年12月,四公司與19家合作單位就如何更好的打造優質分包鏈開展專題座談會。會上,現任四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秦體達表示,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工程施工逐漸走向專業化、精細化的今天,企業要做大做強就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解決企業資源、規模和能力之間的矛盾。而解決此矛盾的有效途徑就是專業分包鏈的打造,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下,面對廣闊的前景,我們必須結成命運共同體,雙方應共同提高核心競爭力、共擔風險、共負責任、共享利益、共創未來,相互尊重理解、加強溝通合作,達成誠信、創新、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伙伴關系。在這一背景下,經過多方努力,2019年,四公司黨委與財務共享中心黨委簽訂“黨建共建協議書”,制定年度共建活動計劃,與浙江物產金屬有限公司開展黨建座談,達成共建意向,共建單位出于各自工作需要,突破業務關聯、管理權限,依托上下游產業鏈聯系緊密的優勢,在業務合作、技術研發、市場拓展、成本優化、隊伍管理、黨的建設等方面,強化溝通協調和業務聯動,通過不定期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形成了資源互通、功能互補、服務互幫格局,在相互了解中放大資源效應,把黨建融合優勢轉化為合作優勢。
基于生產管理共促的互助“共建”。伴隨中交二航局“進城、向西、出?!睉鹇远ㄎ?,四公司承建的市政項目越來越多,在市區施工,不可避免地會對市民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為暢通溝通渠道、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影響,爭取大家理解和支持,四公司多個項目黨支部主動與當地社區、村街、居委會等有關單位黨組織對接,搭建黨建共建平臺,共同協商解決征地拆遷、交通導改、施工擾民等問題。福建洪塘大橋拆舊橋換新橋,舊橋主橋跨越現有閩江南港水域主航道,拆除作業工期緊、難度大、風險高,對閩江航道通航將造成極大影響,為解決施工與通航的矛盾,項目部黨支部主動與福州地方海事局對接,綜合四家單位意見,經半個月的醞釀研究,終于敲定了安全生產方案,這也促成了四方黨支部聯建,共同服務施工生產。五峰山接線項目黨支部主動融入駐地村街黨組織,簽訂黨建共建工作協議,制定黨建共建工作計劃、制度,定期組織召開工作聯席會議,項目部把村街黨員、群眾代表請進施工現場,讓大家了解工程建設知識、體驗建設工人生活,贏得理解和支持。杭州留祥路項目黨支部和杭州市造價投資中心黨支部、市質安監總站黨支部、杭州交通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留祥路黨支部共同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活動,共同學習習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在施工現場講授“安全生產微黨課”并進行安全檢查隱患排查,從消防、臨時用電、設備、現場防護等各方面,查找安全隱患,提出不足,助力項目安全生產工作提升。
基于業務難題攻克的攻關“共建”。攜手建設、設計、監理等責任主體單位和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等監管部門,基于安全質量管控、有序推進工程項目建設任務完成的共同愿望,積極把項目參建各方的黨員聯系起來,以黨建共建為紐帶,整合資源,組建攻關小組,形成目標一致、同向發力的工作態勢。常泰長江大橋項目與建設單位、海事部門攜手打造一橋七方“黨建護航聯盟”,共同簽署《常泰長江大橋建設期水上安全共建協議》《常泰長江大橋建橋黨建護航聯盟協議》,針對大體積沉井運輸、安裝和水中作業安全,江蘇省、常州、泰州、泰興海事局,常航公安,虹橋派出所,泰興水警大隊,常泰大橋指揮部、項目部等多家單位共同研究協商,制定沉井浮運交通維護方案,施工過程中各單位明確分工、各司其職,有效組織現場警戒維護,確保了整個浮運過程安全有序,使得沉井施工安全高風險項目的安全管理始終處于可控狀態。
基于和諧環境共治的警企“共建”。做好工程的安全防范工作,維護工程周邊的治安秩序建設,提高項目的防范能力,是施工單位和地方公安機關共同的心愿。廣西荔玉高速11分部黨支部以“共建穩定和諧社會、打造平安品質荔玉”為主題,與當地派出所開展黨建共建活動,通過搭建警企基層黨支部黨建共建平臺,進一步強化警企聯動,維護項目生產安全穩定,提升項目應急管理能力,夯實“平安荔玉”建設基礎。通過密切警企黨支部之間、黨員之間、黨員與群眾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改進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提高企業、職工安全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調動了廣大職工參與安全防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南京長江五橋項目施工難度大、大型設備多、環保要求嚴,為此,項目黨支部與南京長航公安局簽訂警企共建協議,在人員、消防、施工安全、設備管理、環境保護、文明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旨在加強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維護項目部及周邊地區的環境穩定和治安穩定,保障項目部的正常施工、生活秩序,共同建設平安、綠色、文明的南京長江第五大橋。
基于共育共學的區域“共建”。為盤活內部資源,優勢互補,四公司黨委引導各項目部黨支部充分利用區域相近、項目類似、交通便利的優勢,建立起不相互隸屬、不定期聯系溝通機制,以區域分公司為單位組建公司內部相鄰區域內互幫互學、互助互促,共享資源、共同活動的支部黨建共同體。公司在安徽、南京、福建、廣西等地項目集中,形成片區黨建單元,聚合內部黨建資源,通過共享打破單個項目黨建資源匱乏瓶頸,多元創新黨建工作方式,通過共建促進多個黨組織同時建成堅強戰斗堡壘。7月1日,在六安市金寨縣紅色教育基地紅軍廣場,四公司安徽分公司共六個項目黨支部聯合舉行了“緬懷先烈、牢記初心、獻身使命”主題黨日活動,近30名黨員一起重溫黨的光輝歷史,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六家黨支部共同協商建立起定期溝通機制,同上集體黨課,同辦主題黨日活動,促進了項目黨支部之間、黨員之間互相交流、相互幫助。
推進黨建共建的啟示與思考
秉持“開門搞黨建”理念。共建是一種統籌兼顧參與各方,全面推進生產經營管理改革一種創新模式,有利于實現參與各方黨建工作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協調發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開展黨建共建,需要打破不同領域黨組織行政隸屬壁壘、拆除相互封閉藩籬,構建黨委搭臺、支部行動、黨員亮牌的工作機制。同時,各參與方需摒棄“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的封閉做法,樹立一種開放包容的思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做的比較好的單位不吝把經驗拿出來供大家學習,后進單位也積極主動學習請教,畫出最大“同心圓”。
完善工作機制。開展黨建共建,需要找準各方利益的共同點和切入點,以平等、協商的姿態,以合作、共贏的目標,創建一種常態化、協同化的工作制度。這種工作機制,雖沒有上下級關系,但也需要主持人、召集人及必要的規章制度,以保證目標一致和行動一致。同時,需要開展有意義的與黨的建設相關的活動以加強黨建雙方的互動,比如共同開展“共產黨員先鋒示范崗”活動,實現雙方由崗帶動、雙向受益、共同提高的目的。建立主題黨日制度,每月確立一天,采取互訪形式,共同開展專題講座、專題黨課、專題座談等活動,強化交流溝通、煥發組織活力。
四公司黨委通過不斷探索嘗試,逐步形成黨建共建工作機制,后續工作中,將持續改進完善。在具體實踐中,本著從有利于各參與方黨組織提升黨建工作、促進合作發展的角度出發,匯聚、融合各參與方優勢,打造“共融、共建、共享、共贏”良好工作格局,激發各方內生動力。同時,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煉,形成黨建共建優秀案例,讓黨建共建進一步發揮示范效應,進而推廣應用,推動這項工作輻射到更多領域、更多行業,成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一項獨特的競爭優勢。
(作者單位: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來源:2021年《國企·黨建》3月號刊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