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百年黨史 傳承紅色基因(學好百年黨史 傳承紅色基因思想匯報)
學好百年黨史 傳承紅色基因
中共中國人民大學委員會
中國人民大學從延安一路走來,具有鮮明的紅色基因。黨史學習教育中,堅持理論與實踐、學習與業(yè)務、黨史與校史“三結合”,干部與師生一體聯動。
一是詢根問初心。組織師生參訪陜北公學、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舊址等,體悟辦學初心。二是循脈傳薪火。排演黨史題材話劇《吳玉章》等,舉辦人大前身時期校友創(chuàng)作歌曲音樂節(jié),聯合8所兄弟高校打造“延河聯盟”紅色育人基地,開設“黨在延安”通識課,推動延安精神進校園。三是尋夢強責任。把黨史校史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和畢業(yè)典禮主要內容。組織師生深入832個脫貧摘帽貧困縣調研訪談,開展“讀懂中國”“街巷中國”“千人百村”實踐活動,感悟新思想的實踐偉力,增強擔大任的使命自覺。
集聚黨史黨建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科教師、教學、研究資源,舉辦馬克思主義教育家生平展、人文大師精神教育展、黨史學科奠基人書信展,制作《吳玉章:留作青年好范疇》專題片,整理“人民教育家”衛(wèi)興華、高銘暄口述史料,推出“人大人師”網絡宣傳專欄。開設《中國共產黨100年》《社會主義500年》等必修課,構建以黨史為重點、專業(yè)課與思政課相結合的“四史”課程體系。組織專家編寫《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中國共產黨建設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校學科發(fā)展史》系列叢書,發(fā)表研究文章逾百篇,引導師生深刻理解“能”“行”“好”等重大問題。
及時將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辦實事、開新局,推動學校事業(yè)發(fā)展,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的具體行動。用心用情服務保障建黨百年重大工作,在防汛救災、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中奮勇當先。領導班子成員堅持“一線規(guī)則”,開展實地走訪、集體座談、民意調查,問需于基層、問計于師生。截至7月底,已將500多個問題和事項列入辦實事清單。用“大歷史觀”對接黨和國家需求,制定學校“十四五”規(guī)劃。示范帶動全國高校黨史黨建學科、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研究基地建設。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用優(yōu)異業(yè)績踐行“黨辦的大學向黨報到、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誓言。
(光明日報記者李玉蘭整理)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8日10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