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黨建引領賦能,融合發力創新,推進全市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
2月13日上午,聊城市委社會工作會議在市委黨校(聊城行政學院)召開,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社會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全市社會工作重點任務,推動全市社會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市委書記李長萍出席會議并講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彤宇、市政協主席曾曉黎出席,市委副書記謝兆村主持。市司法局以《黨建引領賦能,融合發力創新,推進全市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為題作交流發言。
近年來,聊城市司法局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發揮“兩結合”優勢,突出“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活了就是生命力”的“四力建設理念”,打造“律心向黨·聊律先鋒”黨建品牌,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律師行業黨建模式,經驗做法被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雜志刊發。
附:聊城市司法局交流發言全文:
黨建引領賦能,融合發力創新,推進全市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實體化建設,突出律師行業政治擔當
建強行業黨組織體系,夯實黨建根基。局黨組積極協調推動市律師行業在全市最早一批成立了行業黨委。分管局長擔任行業黨委書記,7名律師行業領頭人擔任行業黨委委員,業務科室負責人擔任專職副書記。成立黨委辦公室,配備2名專職黨務人員,實現行業黨委組織機構實體化。
完善管理體系,強化責任落實。市司法局定期召開黨組會議,專題研究律師行業黨建工作。市律師行業黨委每年向局黨組和“兩新”工委進行黨建工作述職。全市律師事務所黨組織受市律師行業黨委領導,構建完善的行業黨建管理體系。局黨組、行業黨委指導律師參與祥光銅業破產重組、負面輿情處置等重大疑難復雜敏感案件辦理50多件次,較好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健全制度體系,規范工作運行。局黨組指導律師行業黨委先后制定了《行業黨委職責》《黨委議事規則》等8項制度,“三重一大”事項必經行業黨委把關定向。嚴格落實“黨建入章程”制度,實現律所黨建工作全覆蓋。制定黨委工作計劃,建立黨委書記主抓,黨委委員分工抓落實的黨建工作責任體系。
二、聚焦規范化建設,突出律師行業責任擔當
對標先進促提升。組織律所黨支部書記先后20多批次赴浙江、濟南等省內外對標學習,建立與先進地市黨建共建協作機制。組織召開全市對標提升推進會,出臺《全市律師行業基層黨組織工作指引》,連續三年開展律師行業黨建對標提升活動。
“三抓”規范促提升。通過“借勢借力抓、破解難題抓、以點促面抓”持續發力,推動律所黨組織實現100%應建盡建,對無黨員律所選派8名黨建工作指導員精準指導。深入推進“百千萬提升工程”、星級支部創建和“雙爭”活動,6家律所被省、市兩級確定為黨建示范點,15名律師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省級優秀黨員。
示范引領促提升。先后3次召開律所黨建規范化現場觀摩會,在全市律師行業推廣“九個一”黨建工作模式。充分發揮黨建示范點引領帶動作用,開展市直與縣(市、區)律所黨組織“1+1”結對共建。建立行業黨委班子成員幫包黨建薄弱律所制度,通過以上帶下、以點帶面,推進全市律師行業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三、聚焦先進性建設,突出律師行業使命擔當
引領行業高速發展。聯合市委組織部印發《關于黨建引領全市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目前全市共有律師事務所81家,執業律師943人,同比2020年增長58.8%和44.2%。先后引進10家知名品牌律所來聊設立分所,5家本地律所到北京、濟南設分所。持續推進律所正規化建設,15家律所被評為“規范化律師事務所”。
引領業務素質快速提升。組織首屆全市律師模擬法庭辯論賽,300多名律師、法律顧問全程參與,提升辯護能力。定期開展律師業務技能提升“大講堂”“小課堂”“網絡公益課堂”,2024年共組織各類業務培訓11場,覆蓋4000多人次。與山東財經大學、山東政法學院等高校簽訂合作協議,拓展人才多元化培養渠道。
引領作風建設全面過硬。出臺《聊城市律師執業行為規范指導意見》,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和律師行業作風紀律專項整治活動,不斷強化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市律師行業黨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律師行業意識形態陣地管理。
4聚焦“雙融雙創”,突出律師行業社會擔當
服務依法行政“主旋律”,助力法治社會建設。近年來,28名律師行業“兩代表一委員”建言獻策120多件,聊城市出臺的34部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均有律師全程參與,市、縣兩級政府常務會議30多次邀請律師為會前學法活動授課。組織200多人次律師參與政法機關涉法涉訴信訪值班,協調化解矛盾糾紛900多件。
立足經濟發展“主陣地”,賦能企業創新發展。緊緊圍繞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高質量發展戰略,抓實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開展“黨建引領 律企同行”行動和“服務實體經濟 律企攜手同行”專項行動。2024年開展送法“三進”活動300余次,組織法律宣講、業務培訓285場次,為全市620家企業“法治體檢”。
著眼群眾需求“主基調”,做實公益法律服務。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指導律師參與基層訴源治理,每年預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000多件。成立“為群眾辦實事”律師服務團,每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500多件。開設“聊律之聲 為民說法”欄目,圍繞民生熱點以案釋法已播出148期。黨員律師劉燕連續四年參加“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行動,事跡被《中國律師》刊載。近年來,先后為疫情防控、抗震救災捐款50多萬元,體現了聊城市律師行業的社會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