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人民至上 構建黨建引領下的公租房現代化治理體系(推進公租房建設)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十個堅持”總結了黨百年奮斗的寶貴歷史經驗,其中一條就是“堅持人民至上”。
重慶公租房小區規模較大、人口相對集中、人員結構多元,是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超大城市社區的“典型窗口”。目前,重慶公租房已累計保障住房困難群眾55.2萬戶、140余萬人,其中市級公租房保障住房困難群眾30.4萬戶,惠及90余萬人。為破解公租房小區管理單位多元、利益訴求多樣、協商共治困難等“急難愁盼”問題,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局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在公租房小區構建起黨建聯席會領導下的社區治理、物業服務、房屋管理“三位一體”城市社區現代化治理體系,實現協商共治、精細治理,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強化黨建引領,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
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黨的全面領導始終是根本保證,要從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深化認識,切實把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好。
一是著力夯實基層黨組織組織基礎。為解決小區服務單位“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的問題,在公租房小區建立黨建聯席會制度,聯席會召集人由街鎮黨員領導干部擔任,成員由社區、房管、物業、警務室等單位和轄區“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員負責同志組成,形成黨組織領導下的協商共治機制。在黨建聯席會推動下,重慶公租房成立社區黨支部、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等基層黨組織109個,并通過黨建帶群團建設,成立團組織34個、工會組織21個、婦女組織32個,引入專業社工組織15個,成立志愿者隊伍192支,有效引領各類組織“眾星拱月”。調整優化社區黨組織設置,構建“社區黨委—趣緣業緣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社區組織鏈條。
二是著力推動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積極引導社區居委會、房管、物業企業黨組織打造黨建陣地,完善組織設置,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規范化。大力開展黨員示范崗設置、社區黨建品牌創建等工作,設置黨員示范崗80個,打造民安華福“五心支部”、康莊美地“五色黨支部”等黨建品牌。
三是著力加強流動黨員管理。針對公租房流動黨員占比較大、“口袋黨員”較多的情況,強化登記管理、活動組織、黨內幫扶等措施,將1.2萬名流動黨員納入有效管理,建立流動黨員之家,開辦“空中黨校”、“黨員夜校”,定期開展黨員學習培訓,引導1000多名流動黨員活躍在社區治理第一線。
強化工作引領,推動公租房小區各單位協商共治
公租房小區各成員單位是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必須健全小區管理服務體制,增強共同體意識,整合各類資源,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一是在小區層面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明確社區、房管、物業等成員單位職責,確定協商議題,提出資源、需求、項目“三項清單”,建立問題整改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做到年度有計劃、月度有安排、事事有回應。目前,黨建聯席會制度在公租房小區已全面落實,形成了黨建“同心圓”和工作“一盤棋”的局面。比如,美麗陽光家園公租房黨建聯席會搭建起“社區龍門陣”,轄區醫院、派出所、消防支隊等26家單位共同參與,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二是在市級層面搭建多方聯動平臺。小區聯動組織、宣傳、文化等相關市級部門細化制定公租房黨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就業創業等12個專項工作文件,推動多個部門將政策資金、工作試點、服務項目等下沉到公租房小區,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基層單位的治理效能。實施公租房就業創業促進計劃、養老服務促進計劃、少年兒童成長促進計劃等4項民生保障行動,幫助8萬余名居民實現就業創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現全覆蓋,“紅星耀童年”、“智彩夏令營”等20余項少年兒童公益性活動,為外來務工人員、低收入家庭解決了子女寒暑假期和放學后無人照料的問題。
強化服務引領,提升駐公租房小區單位服務群眾能力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有了多層次、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需要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服務群眾的能力。
一是集中打造“一站式”多功能服務平臺。公租房小區統一規劃、分配服務用房,統籌打造服務陣地,建立了黨群服務站、便民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完善了思想宣傳、文化、科普、就業、養老、醫療等公共服務陣地,小區管理服務用房占總建筑面積8‰—10‰。集公共服務、房屋管理、物業服務于一體的“一站式”辦事大廳,讓群眾“只進一道門、只跑一趟路”,充分發揮了服務群眾的主陣地作用。
二是推動黨員靠前一步開展服務工作。打造“共享客廳”、“黨員輪值崗”、“樓院哨兵站”等黨員服務群眾新陣地,引導黨員干部靠前一步、近距離為群眾開展服務。組織黨員1000余人次到社區報到服務,與6000多戶困難家庭結成對子。成立黨員突擊隊,在集中簽約入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強化項目引領,推動公租房小區管理服務標準化精細化
基層治理涉及面廣、綜合性強、事項繁多,開展管理服務工作必須像“繡花”一樣精細,才能有效滿足居民群眾需求。
一是實施社區治理項目管理。連續6年開展社區治理項目管理,推動公租房小區實施基層黨建、家文化建設、就業創業等276個考核型項目,培育“幸福來敲門”等98個示范型項目,不僅為社區管理服務帶去了資源、項目、資金,也調動和釋放了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活力。比如,民心佳園公租房開展的“樓層互助”項目,以同樓層或者上下鄰層為一個基本單位,通過代接小孩、免費維修等,為有需要的鄰居提供幫助。
二是開展房管物業品牌創建活動。連續3年實施“亮”欄“添”綠、“集”水“潤”綠、“暢通出行”等品牌項目,栽種綠植10萬余平方米,美化修繕圍欄3萬余米,收集利用雨水、地下水2.5萬余噸,增加出行和換乘接駁公交線路90多條。
近年來,通過黨建聯席會領導下的社區治理、物業服務、房屋管理“三位一體”治理體系,重慶公租房小區形成了保障民生有力、管理秩序規范、服務措施到位、社區文明祥和、整體良性發展的局面,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作者系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