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賓川:黨建引領譜新篇(黨建引領創 凝心聚力譜新篇)
辛勤耕耘。
“蔬果采摘體驗區”和鄉村旅館掩映在一排排果樹之中,300多平方米的農家小院內溪水躥串流而過叮咚作響。
“這里離家近,除了上班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讓賓川縣大營鎮萂村村委會寶豐寺村村民羅富花做夢都沒想到的是,自己徹底告別了和丈夫輾轉于浙江、廣東等地打工的日子,伴隨著本村農業旅游的興起,自己成為賓川富鵬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一員。
葡萄基地。
在賓川縣,像羅富花一樣受益的村民還有很多。近年來,賓川縣各級黨組織在立足優勢大力發展柑橘、葡萄、石榴等農業產業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找準黨建工作與經濟建設的結合點,通過“支部引領、黨員示范、引進企業、成立扶貧產業合作社”模式,因地制宜地培育和發展綠色產業,進一步提高了自我多元發展的能力。大營鎮萂村先行先試,村黨總支牽頭引進葡萄種植龍頭企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200畝土地,書記和支部黨員帶頭動員141戶貧困戶貸款入股,參加分紅。
“黨支部 龍頭企業 貧困戶”模式在賓川落地生根,成為帶動群眾致富的強大引擎。平川鎮得底么村創新“黨支部 互聯網 農戶”電商扶貧模式;金牛鎮黨委創新“黨支部+合作農場 農戶”新型產業經營模式。截至當前,全縣共建立“萂村模式”18個,建立專業合作社培植產業樣板自然村83個,幫助貧困村打造扶貧產業示范點21個。
“合作社成為凝聚群眾的載體,黨支部建成引領群眾的平臺,群眾真正有了‘主心骨’?!辟e川縣委組織部長熊云川介紹,通過黨建引領、支部發力,黨支部 ”的模式不僅為當地群眾的增收致富裝上了“加速器”,也成為吸引人才回流的“拉力器”。
云南網記者 博達 趙丹娟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