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理有無良方?來看臨沂蘭山區全域全周期黨建工作模式(社區全域黨建工作匯報)
近日,走在臨沂蘭山區金雀山街道朝陽社區,路面干凈整潔,墻壁煥然一新。白天老人們在花架下聊家常,傍晚居民們在路燈下休閑娛樂。此情此景,讓人很難和以前私搭亂建嚴重、道路不暢通、下水道堵塞、基礎配套設施幾近癱瘓的老舊小區聯系起來。
從“臟、亂、差”到“潔、序、美”的華麗變身如何實現?“社區創新全域全周期黨建工作模式,通過全組織覆蓋強化黨組織的核心引領,全要素保障統籌社區發展,全周期議事推動區域共建,全方位提升促進居民滿意度,全科目服務實現社工、社會組織同行,推進社區融合、治理、發展。”朝陽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王永現說。
蘭山區堅持黨建引領,樹立政治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從全主體參與、全方位覆蓋、全流程再造、全要素保障四個環節入手,全周期構建了城市社區治理新格局,推動人力資源集聚、黨建資源統籌、社會資源融合、服務資源共享,實現城市社區高效有序治理。
全主體參與體系式構建
社區治理添動力
社區黨員先鋒崗黨員微笑服務
不只朝陽社區,蘭山區結合基層自治相關規定和社區運行實際,在68個城市社區全部建立黨組織和居委會,動態成立或改選94個業主委員會,290家物業服務企業(項目)進駐近1200個小區。
同時,將526個社區轄區單位納入社區治理參與主體,市、區兩級299個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到社區報到,積極發動社區專職社工、網格員、在職黨員、群眾志愿者等參與自治服務,為社區治理增添了強大動力。
全方位覆蓋系統式布局
社區治理成體系
紅色物業經理規范物業隊伍
柳青街道金域社區在健全黨組織構架的基礎上,搭建起“四級網格長 黨建指導員 黨員”的黨建工作網格化服務平臺,創辦紅色議事廳平臺,打造“紅色家慶、黨群管家”紅色物業品牌,實現多方參與、事務共商、和諧共融。
按照精細化管理原則,全區劃分樓宇網格412個,按照“支部建在網格”原則,建立166個網格黨支部和852個樓宇黨小組,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宇黨小組”組織體系。構建“平臺指令、眾人響應”的為民服務模式,對群眾訴求“一平臺受理、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決”。
全流程再造復盤式提升
社區治理高效率
部門黨員“雙報到”服務社區
作為新建城市社區的金雀山街道金智社區,電動車充電難一直困擾著高層居民,樓上充電安全隱患多,通過電梯來回上樓也麻煩。
“社區創新五步議事流程,通過居民提事、網格理事、聯席議事、聯動辦事、居民評事,打造了全域閉環式服務體系,在原有基礎上增設了15個充電車棚,徹底解決了難題。”金智社區黨總支副書記苗圣華說。
近年來,蘭山區持續推進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全面推行社區“大黨委”制,吸納駐區單位、“雙報到”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社區黨委兼職委員,參與社區黨委重大決策和重要活動。做實街道“大工委”,對社區層面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啟動“街呼區應”機制,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會商解決。建立起以聯席會議為支撐,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實現了社區的事情大家辦。
全要素保障科學式分配
社區治理配套足
社區聯合主題黨日活動
“社區從業主利益出發,將物業費的15%以及電梯、路側廣告和公共場所占位使用費等收回,每年100多萬的公共資金讓小區的大項維修和改造提升項目有了經費保障。”柳青街道金潤社區市派“紅領書記”李春光說,小區現在地綠、路凈、墻潔、樓美、家和、人親,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生活在這里很舒心。
蘭山區還配套設立了566萬元城市社區黨建工作經費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用于提升城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選優配強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選派“紅領書記”到城市社區任職,考聘132名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1215名網格員,組織動員6100余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社區治理提供人員支撐。組建210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在職黨員“固定服務日”活動,建立社區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推動落實共駐共建項目103個,解決居民實際需求212個。
齊魯晚報·齊壹點通訊員 臧德三 張慶飛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