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縣發揮黨建“硬核”力量 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突出黨建引領 助力鄉村振興)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山東莘縣王奉鎮在新時代始終高揚理想信念的旗幟,保持勇毅篤行的堅定,同心同德,勠力答好鄉村振興這道時代命題。王奉鎮著眼強精神、壯產業、育人才,將黨建資源盤活轉化為鄉村全面振興的硬核動力,以高質量黨建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障。
“黨建 文化”,讓鄉村振興“精神頭”更足。王奉鎮轄區內41個行政村均是革命老區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王奉鎮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講好紅色故事,舉辦過“背紅色挎包,講紅色故事”紅色黨史宣講活動、“講紅色故事,創美麗庭院”活動、組織黨員群眾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洗禮。王奉鎮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將紅色精神融入血脈,根植靈魂,除此之外,王奉鎮還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推動文藝下鄉,建設農家書屋,充分利用文化空間,為鄉村振興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黨建 產業”,讓鄉村振興“致富路”更廣。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王奉鎮促進黨建工作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堅持挖掘黨組織和黨員的致富帶富能力,支持黨員創辦合作社,逐步探索“一幫一、一幫多、多幫一”的發展模式。王奉鎮耿樓村支部書記劉子中,從2019年摸索種植羊肚菌,積極帶動其他村民參與種植,成立了合作社,截至目前,耿樓村羊肚菌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00余畝,收入可觀。近兩年,王奉鎮北十戶村黨員岳貴鎖,現擔任北十戶合作社薯類種植指導員,積極探索各種薯類種植,經驗豐富,帶領村內集體種植紅薯。目前在黨組織的幫助下,合作社與聊城農業局簽訂協議,由聊城農業局提供秧苗,后期進行回收,四月份將帶動400余戶村民種植1200余畝薯類。
“黨建 人才”,讓鄉村振興“主力軍”更強。王奉鎮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切實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王奉鎮做足人才工作,利用資源、平臺優勢大力引進人才,前耿樓村食用菌合作社與中國農大杜相革教授合作,推進蘑菇產業鏈條延伸。王奉鎮電子商務中心引進山東道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進行運營,由業務人才侯慶敏親自授課,已培訓有獨立經營能力的業務人才83人,讓沙土地上的“金山藥”借助網絡的東風,促進王奉鎮經濟發展。在全鎮廣大黨員中開展“亮身份、比作為、爭先鋒”共產黨員戶掛牌活動,讓黨員從群眾中站了出來,讓黨員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處處當先鋒、事事做表率。王奉鎮還持續做好4位省派第一書記工作、3位縣派第一書記和18個貧困村工作隊工作,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