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發“兩新”黨建新活力——會同縣探索“一二三四”模式紀實
迸發“兩新”黨建新活力
——會同縣探索“一二三四”模式紀實
通訊員 肖根生
近年來,會同縣按照“無黨員抓發展,有黨員抓組建,有組織抓規范,已規范抓創新”的工作思路,著力在抓好“一個重點”、嚴格“兩項標準”、抓好“三個一批”、做好“四個結合”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水平,持續激發兩新黨建活力。
抓好“一個重點”,選優配強支部班子
會同縣始終緊盯黨支部書記這個“關鍵少數”不放松,結合支部換屆選舉以及對新建黨支部的支部書記人選,嚴格按照群眾推薦、組織考察、黨員大會選舉等程序,把一批黨性強、威信高、善經營、會管理的黨員選拔到支部書記崗位上來。
同時,強化素質提升。每年定期舉辦一期黨支部書記示范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黨校教師講學,綜合運用課堂講授、實地參觀、經驗交流和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重點圍繞黨支部工作條例、兩新黨建工作實務等內容進行授課,為黨支部書記“補鈣鑄魂”。
“借水養魚”不斷拓寬培訓領域,會同縣組織黨支部書記外出考察“取經”,先后選送了16名表現優秀的黨支部書記到外縣市考察學習新業態黨建、商圈黨建以及“紅色物業”等經驗模式,開闊眼界視野。
嚴格“兩項標準”,夯實兩新黨建基礎
規范黨組織建設。會同縣結合實際,制定了兩新黨組織“五化”建設的總體標準和具體要求,并從縣級財政預算和縣管黨費中撥出專款支持陣地建設,力求達到每個支部實現“六個有”(有機構、有陣地、有經費、有制度、有資料、有活動),“三個一”(建立一個信息平臺、完善一套資料、布置一個陣地),做到黨組織名稱、黨旗、入黨誓詞、黨建工作制度等“九上墻”,實現活動場所標準、制度建設規范、臺賬資料齊備。
壯大黨員隊伍。大力實施“雙向培養工程”(把優秀員工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技術能手),突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一線技術經營骨干,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員工,勞動模范生產能手和先進工作者四個側重,切實提高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的整體素質。近年來,先后發展黨員117名,今年又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2名。
抓好“三個一批”,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辦好一批示范點。在全縣兩新組織黨組織中遴選出8個單位作為“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兩新組織標桿黨組織予以重點打造。從領導班子建設、黨員隊伍建設、黨員作用發揮、推動生產發展等方面予以重點指導,以點帶面推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
推介一批典型。在全縣兩新黨組織中廣泛開展“推薦身邊的優秀共產黨員”“黨員崗位能手宣講”活動,共培樹省、市、縣先進基層黨組織5個,6名黨支部書記入選會同縣“兩代表一委員”風采錄。
表彰一批先進。在每年“七一”前夕,縣委和工委將集中表彰一批在優化管理、促進發展、科技攻關、安全生產和節能降耗等方面有較大貢獻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僅去年就有11個黨組織和20名支部書記受表彰。
做好“四個結合”,激發兩新黨建活力
會同縣堅持將黨建工作與兩新組織的生產經營管理、技術創新、文化建設、員工合法權益維護緊密結合起來,做到黨建工作和生產發展“兩不誤”“兩促進”。
該縣以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史學習教育等主題教育為載體,在全縣兩新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廣泛開展“結對聯姻、同心致富”“萬企興萬村、助力鄉村振興”“兩新同心、防疫同行”“一人獻一策”等活動,引導兩新黨組織和黨員圍繞兩新組織做大做強、攻克技術難題等出點子、提建議、想對策,增強黨員參與管理的創新意識,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今年來,58個黨支部參與“疫”線防控志愿服務36場次,服務群眾2000余人次,捐款捐物100余萬元。12家黨支部與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助力鄉村振興,幫助結對村維修村道5公里,建立種養殖基地16個,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242人。企業黨員參與技術革新項目12個,提出合理化建議10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