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富:織牢抓黨建促發展“四張網”,推動黨組織無處不在、作用無時不發揮
中國發展網訊 水富市聚焦黨建引領“港園城”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織牢抓黨建促發展“保障網”“善治網”“服務網”“管理網”,鞏固提升省級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全力爭創省級“農村基層黨建示范縣”,統籌推進各行業領域黨建工作創新突破、提質增效,全力打造“無所謂城市無所謂鄉”的示范。
一、聚焦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織牢重大項目建設“保障網”。一是突出運行規范,筑牢高質量發展戰斗堡壘。嚴格實行基層黨建任務清單化交辦、工作項目化推進、任務責任化落實、指導常態化開展、結果績效化考核,推動基礎黨務工作規范化。創新開展“黨建服務‘港園城’三位一體發展系列行動”,成立“兩江”綜合執法大隊黨支部、城投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市人民醫院黨委、在嘉興流動黨員黨支部等,推動黨支部建在“工作鏈、產業鏈、執法鏈”上。落實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掛聯機制、培訓機制、督查機制,不斷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提升、全面過硬,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基層黨組織已實現全面達標。二是突出實干實績,強化高質量發展干部保障。牢固樹立“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鮮明選人用人導向,2020年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港園城”重大項目建設等基層一線提拔及進一步使用干部83人,占提拔及進一步使用干部總數的89.74%。持續抓好“三辦法兩規定”干部監督管理等制度的執行,強化干部日常監督管理。推行全市各級黨員干部下沉基層一線掛村包片聯網格,推動干部實踐鍛煉、蹲苗歷練。優化推動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績效考核分配落地落實,切實有效解決干部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的工作潛能,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干部保障。三是突出引育管用,夯實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圍繞“一城兩區”“四個標桿”建設規劃,以“引、育、管、用”為基礎,修訂完善《水富市干部人事調配管理暫行規定》,制定《水富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通過調配干部和招商引資促招才引智。深入實施人才培育工作,全年培訓各類人才6500余人次,表揚獎勵200余人,下沉農林科技術人才15人次。不斷夯實人才工作管理服務機制,分類建立人才動態信息庫,持續抓實人才“舞臺”建設,讓各類人才在水富高質量跨越發展中盡展其能、競相成長,發揮作用。
二、聚焦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織牢美麗鄉村“善治網”。一是著力優化村組干部隊伍。注重后備力量培育,扎實開展農村優秀人才回引計劃,回引18名優秀人才到村任職,連續3年將發展黨員指導性計劃至少40%下達給鎮(街道),培養儲備村級后備力量65名。注重班子隊伍優化,圓滿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30個村(社區)100%實現“一肩挑”,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中有大專及以上學歷125人,占比54.3%;“兩委”成員平均年齡39.2歲,比上屆下降0.9歲。注重日常教育管理,實現普通黨員進鎮(街道)以上黨校培訓、村黨組織書記和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輪訓全覆蓋,以“黨建引領城鄉發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等為主題,把“課堂”搬到基層一線,增進農村干部交流提升。二是著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成效鞏固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面清除“空殼村”“薄弱村”,2020年95%的村集體經濟收益達到5萬元以上。開展涼水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提檔升級,實行網格化管理,常態推進安置點民主管理、搬遷群眾移風易俗。統籌成立水富市在嘉興流動黨員黨支部,不斷抓實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引導流動黨員“創業建功”“回報家鄉”。三是著力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積極探索“黨建引領 鄉村治理”新模式,在試點探索基礎上,全覆蓋推廣“鄉村治理委員會”,推行多元共治模式、構建鄉村治理體系、健全激勵評價機制,解決群眾關切的揪心事、操心事、煩心事1000余件。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補短板、促提升”集中整治專項行動,處級領導下沉一線到村巡查調度,各市直部門(鎮街)按照“能下盡下”“不低于三分之一”原則下沉人員力量駐村逐戶查、訪、巡、幫、清、改,推動城鄉發展實現“物的改變”到“人的改變”。持續推進城鄉黨建“七聯七促”結對共建行動,引領廣大黨員干部下沉基層一線抓落實促攻堅。
三、聚焦黨建引領城市精細化管理,織牢城市建設管理“服務網”。一是堅持條塊結合,構筑三級聯動體系。成立以市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著力發揮縣級黨委“一線指揮部”作用,研究解決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問題。建立云富街道聯盟,吸納轄區組織、住建、綜合執法、“兩新”組織等主要公共單位黨組織為聯盟成員,持續強化街道黨工委“龍頭”帶動。將原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調整為社區“大黨委”共建議事會,并通過民情懇談會、事務協調會、工作聽證會和成效評議會等,不斷延伸社區黨組織服務“觸角”,推動小區矛盾問題解決,目前已登記或解決群眾訴求6類500余個。二是發揮組織優勢,做細社區網格黨建。積極構建“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黨員中心戶”網格化管理和服務格局,采取單建或聯建的方式劃分小區黨支部,選出黨員中心戶121名。加大無物業小區組建業主委員會力度,依托“紅色物業”實現74個無物管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將“服務居民”作為基層支部組織力提升的“試煉場”,組織黨員帶頭宣傳、帶頭支持、帶頭參與小區物業管理,選舉黨員樓棟長130余名,已成立業主委員會中黨員占比達到41.7%。三是提升服務品質,打造幸福示范小區。將支部建在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鏈”上,發揮城市運營管理服務中心“吹哨報到”中樞作用,集中處理群眾訴求30000余件。對無物業小區分門別類擬定支部統管、部門協管、社區監管、物業直管、居民參管的“紅管家”模式,推動實現物業保潔等服務全覆蓋。各社區黨組織成立志愿服務隊,摸排并匯聚轄區內具有各類專業技術的黨員和熱心公益人士,定期不定期對群眾反映和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服務和問題化解,不斷發動群眾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工作。
四、聚焦黨建引領行業治理,織牢行業整治“管理網”。一是扎實推進機關“發展先鋒”創建。著眼問題導向,配套解決措施,務求工作實效,健全“港園城”三位一體融合發展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臨時黨委及5個分指揮部臨時黨支部工作機制。以“三亮三比”為載體,深入實施“五強五帶頭”推進模范機關創建,1800余名在職機關黨員深入基層承諾1643個、踐諾1520余個,解決實際問題1000余個,機關黨員示范引領作用顯著增強。二是扎實推進教育“金江紅燭”建設。深入實施教育系統“師魂、樹人、家?!比蠊こ?,開展黨員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學困兒童和黨員教師結對非黨員教師的“雙百”“雙牽”行動,推動黨員教師爭做“為師之表”,共建立中小學校(園)“黨員示范崗”338個、“黨員示范班”115個。三是扎實推進衛健“紅心天使”培育。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推動公立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分設,不斷完善醫患溝通機制和投訴接待制度,抓實醫德醫風建設。大力開展“天使先鋒”主題活動,推動醫務工作者爭做“紅心天使”,勇當疫情“沖鋒兵”、爭當攻堅“先鋒隊”、群眾健康“守護者”、做美好生活“引導員”,各級黨員醫務工作者全年共組織開展愛心服務50多次,義診6000多人次,發放健康宣傳資料近4萬份。四是扎實推進國企“強根鑄魂”工程。成立水富市城投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落實市屬國有企業“黨建入章”工作,完成16家國有企業392名國企退休人員黨組織關系接收工作。疫情防控中,水富城投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對承租該司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且無租金違約拖欠行為的4家中小微企業、30家個體工商戶免租3個月。五是扎實推進兩新“兩個覆蓋”落實。深入開展覆蓋提升“百日攻堅行動”,完成1333家非公企業和98家社會組織的全覆蓋摸底排查,成立行業黨委4個、黨支部20個,選派80名黨建指導員指導“兩新”黨建工作,著力提高“兩新”組織“兩個覆蓋”質量和水平。(中共水富市委組織部 張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