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縣維新鎮:黨建引領聚合力 和美鄉村展新顏(岷縣維新鎮鎮長)
新甘肅 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王宗紅
一座座村居靚麗氣派,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一項項產業生機盎然……一幅幅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在廣袤的維新大地鋪展。
今年以來,岷縣維新鎮堅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緊圍繞“村莊美、產業興、治理好、鄉風和、百姓富、集體強”的發展目標,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固本培元:鋪展村莊美 產業興新畫卷
“鄉村不僅要宜居,也要宜業。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只有產業興旺了,才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才能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維新鎮黨委書記徐亞彪說。
維新鎮從細處著手,下決心打造水、電、路、暖、網、通信、物流全覆蓋的現代化新農村,完善教育、醫療、養老、文體、應急救援等公共服務。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2024年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4.43萬畝,其中:自有承包土地2.74萬畝,附近市州流轉土地1.69萬畝,產值預計達到4.5億元以上。
積極探索“村黨組織 龍頭企業 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業就、能融入。“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勃勃生機,“家家種藥材、戶戶有就業”現實愿景,匯聚起了“民合人家”的點滴幸福。
夯實基礎:奏唱治理好 鄉風和交響曲
創新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發揮協商議事、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作用,深化移風易俗。推行“三長四單”社會治理模式,推動“一門統辦”向“私人訂制”轉變,鄉村善治水平穩步提升。持續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組織“唱大戲”、文化下鄉等文化活動28場次,評選“道德模范”“好媳婦”“好公婆”30人、“文明家庭”15戶,全面落實村務公開,村民參與村莊事務的主動性、積極性大幅提高,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攀升。
錨定目標:實現百姓富 集體強好愿景
充分依托魯甘黃河經濟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立特色的聯農帶農機制,吸納當地勞動力,通過組織培訓,手把手傳授經驗,讓參與的農戶掌握種植技術,積極搶抓全縣建設川河經濟帶的發展機遇,采用“村黨組織 龍頭企業 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模式,帶動 200 多人就近務工,人均年增收達到 8000元以上,為村集體年分紅達到 24 萬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年收入34.07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59萬元的“雙增長”。
一組組靚麗數據令人振奮不已,一幅幅美麗畫面令人流連忘返。如今,漫步在魅力的維新鎮的鄉村田野,處處好“豐”景,群眾增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