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杰:全面把握黨史黨建工作及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黨史中的黨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史黨建工作,采取一系列重要舉措加強黨史工作和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升格確定為一級學科對高校黨史黨建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不僅使黨史黨建學科以及相關工作的人才隊伍能夠更加穩(wěn)定地連續(xù)生成和發(fā)展,而且大大增強了全國黨史黨建工作的隊伍和力量,有利于黨史黨建工作以更大規(guī)模在更大范圍展開。
黨史工作的范圍已經(jīng)大大拓寬
高校對黨史黨建學科的關注主要集中在教學和科研上,對學科內(nèi)容的理解相對窄。就黨史而言,主要集中在寫史講史上。但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下發(fā)以來,黨史工作的范圍已經(jīng)大大拓寬。黨史學科雖然不同于黨史工作,但也要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新形勢下黨史工作和黨史學科的內(nèi)容和范圍,避免落后于形勢和任務。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著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xiàn)這兩大歷史任務而不懈奮斗,這就是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和主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歷史,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這是黨史工作必須遵循的黨性原則,也是每一個黨史工作者應該履行的政治責任”。
關于黨的歷史的主要內(nèi)容,《意見》中明確概括:“黨的歷史,是黨領導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的歷史;是黨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不斷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考驗、發(fā)展壯大的歷史。”簡要概括就是奮斗史、探索史、自身建設史這“三個史”。

有人把其中的探索史解讀為理論探索史,這是不準確的。因為所謂探索,并不僅僅是理論探索,整體上是道路探索,其首先是實踐探索,并相應地進行理論探索。所謂探索,是包括實踐探索和理論探索在內(nèi)的整個探索,如果把探索史解讀為理論探索史,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社會。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還有些專家和領導進一步把黨史概括為: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這幾個史其實都是從上邊說的“三個史”中推演擴展開來的,基本的內(nèi)容還是這“三個史”。
黨史工作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隨著對黨史內(nèi)涵和作用認識的深化,黨史工作的內(nèi)容也有了極大的擴展?!兑庖姟分忻鞔_規(guī)定了黨史工作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一是深化黨史研究,準確記載和反映黨的歷史;二是組織黨史學習教育,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素質和能力;三是擴大黨史宣傳,普及黨史知識;四是搞好黨史紀念活動,深化黨史事件和人物研究;五是抓緊黨史資料征編,妥善保存黨的歷史財富;六是加強黨史遺址保護,搞好紀念場館建設。
其中的每一個方面,都大大超出了傳統(tǒng)的黨史教學和科研的范圍。很多事情是以往高校黨史學科沒有做過的,甚至是不太了解和不太熟悉的。如第一個黨史研究方面,“組織編寫出版中央和地方黨史基本著作,逐步編纂出版編年史、專門史等其他黨史著作”,這是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參與的,但“積極開展服務大局、貼近現(xiàn)實的資政專題研究,為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提供咨詢服務”,對高校來說就不太熟悉了?,F(xiàn)在高校已經(jīng)加強智庫建設,這種資政研究就值得重視了。
后面幾個方面的任務包含了更多新的內(nèi)容和工作。如第二個方面是黨史學習教育方面,要求“在全黨廣泛深入系統(tǒng)開展黨史學習活動”,“組織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學習黨的歷史”,“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學習培訓,使他們掌握基本黨史知識”。其中涉及黨校的有:“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要把黨史作為重要課程納入教學體系,建立健全黨史教研部門和黨史教研基地,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強、專業(yè)水平高的黨史師資隊伍?!鄙婕皩W校的有:“把黨史作為各級各類學校思想政治課的重要內(nèi)容……積極發(fā)揮高等學校作為黨史教育、研究、宣傳重要陣地作用。重視開設黨史專業(yè),整合相關教研力量,加強黨史學科建設。把黨的歷史作為中國近代史公共理論課的學科支撐和人文社會科學相關專業(yè)的必修課程?!薄敖M織編寫適合領導干部、黨員、群眾、大中小學生等不同對象閱讀的黨史教材和讀物。”
第三個是黨史宣傳方面,“宣傳部門要統(tǒng)籌組織多種形式的黨史宣傳工作。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要加強黨史宣傳,普及黨史知識。”“出版部門要精心組織黨史作品出版發(fā)行。”“文化、廣電部門要鼓勵創(chuàng)作黨史題材的文藝作品特別是影視作品”?!稗k好黨史專業(yè)類報刊?!薄案叨戎匾暬ヂ?lián)網(wǎng)在黨史宣傳中的重要作用,建設黨史網(wǎng)站,加強網(wǎng)絡管理”。“推動黨史教育進基層”。
第四個是黨史紀念活動方面,要求“切實做好重要節(jié)慶日、紀念日和重要黨史事件紀念工作。”“辦好已故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誕辰紀念活動。”“有重點地搞好各地重要黨史事件和人物紀念活動。”
第五個是黨史資料征編方面,“要積極開展黨史資料征集、保護、編纂工作”,“抓緊征集領導干部及社會人士個人留存的黨史資料?!薄敖M織撰寫反映黨的歷史的回憶錄,注意征集口述史資料,按照有關規(guī)定做好收藏和出版工作?!薄凹訌婞h史資料保護利用工作?!薄白ゾo改善黨史資料保管、利用、展示條件。”“提高黨史資料工作電子化、網(wǎng)絡化水平?!?/p>
第六個是黨史遺址保護方面,要求“組織開展黨史遺址普查,重點摸清革命遺址底數(shù),同時注重調(diào)查黨史方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扒袑嵄Wo重要黨史遺址,切實保護革命烈士紀念設施,針對存在問題采取有效搶救措施。”“統(tǒng)籌建設黨史紀念場館,將其作為黨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注意征集黨史方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運用現(xiàn)代手段妥善留存、整理和開發(fā)、利用、傳播?!薄鞍腰h史遺址保護利用和開展紅色旅游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紅色旅游質量和水平,運用黨史資源促進革命老區(qū)建設。”
這些內(nèi)容和規(guī)定,說明了黨史工作的范圍非常廣泛。近些年來,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已經(jīng)看到了這種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史學習、教育、宣傳的規(guī)??涨?,所以,高校黨史學科建設也應該大大拓寬眼界,拓展學科建設的范圍和內(nèi)容。高校黨史學科的教師,都應該閱讀和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這一重要文件,了解有關精神和規(guī)定。高校的黨史教學和科研,應該適應黨史工作的新形勢,特別是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及時跟上黨史工作的步伐。要吸收黨史工作的最新成果,積極參與全局性的黨史工作,發(fā)揮在這些工作中的作用。探索和采用更多更新的教學形式,組織學生廣泛參與和融合到各種形式的黨史活動和黨史工作中。要努力使黨史學科建設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時代性、廣泛性和多樣性。
黨建學科建設也要適應形勢
至于黨建學科建設,現(xiàn)實性更強,同樣有這方面的變化和要求。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展示出“全面”的特點,要求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每次黨代會報告、多次中央全會的議題、中央印發(fā)的許多文件,都不斷地對黨的建設提出要求。不了解黨中央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著的這些精神,就不可能搞好黨建學科建設。過去,高校黨建學科比較薄弱,開設的相關課程很少,教學和科研的內(nèi)容也不系統(tǒng)。所以,更要適應新形勢,全面把握黨建學科的基本內(nèi)容,從多方面豐富和擴展黨建教學和科研的范圍,推進黨建學科的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
(作者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 李忠杰